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其含蓄的表达中可以感受到,人只在初生婴儿时代才是善良的,“之初”之后从记事起,有思维起,便开始慢慢的失去善良。食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欲望越多,恶性越浓。如果要谈人性,我想应该是从有独立思维时才开始具有人性。只有最初的婴儿时代才能称之为“人之初”,因为只有最基本的温饱欲望,没有受外界世俗影响,白纸一张。
而后在生活中,成长中慢慢树立了自身性格,各种想法来了,罪恶也就随之而生……《原罪》衣物于橱柜与骨格而言有我们所习惯的表象代替原罪,作一些表白河床上的石块,有被迫的圆滑河水生来具有罪恶它洗濯,摆渡,养育一方水土背负原罪的一部分光环多于审判诸如人类创造了笑容用来迷惑生而俱来的罪行佛教不是有“原罪”之说吗,而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应该也是指初生婴儿。
有人说《金瓶梅》是一本奇书,对此你怎么看?
《金瓶梅》确实是一本奇书,里面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如官商勾结、买官卖官、滥用职权、买凶夺产、杀人抢妻等等,通过这些事情的描述,让我们对当时的一些官场规则、社会矛盾、市井习惯和民间风俗有了一定的认识。《金瓶梅》里怪事很多,说一个:书里的仆人对主人不称老爷、太太,而一律称爹、娘。西门庆的仆人,就一律称西门庆“爹爹”,称呼吴月娘为大娘(西门庆的正妻)。
称呼潘金莲为“五娘”(她是西门庆排行第五的小妾)。如第七回:《薛嫂儿说娶孟玉楼 杨姑娘气骂张四舅》中说:“西门庆家中,赏翠花儿的薛嫂儿,提着花厢儿,一地哩寻西门庆不着。因见西门庆使的小厮玳安儿,问:‘大官人在那里?’玳安道:‘俺爹在铺子里,和傅二叔筭帐。’”如第十一回:《金莲激打孙雪娥 西门庆梳笼李桂姐》中说:“(潘金莲和孟玉楼)吃毕茶,两个放卓儿,摆下棋子盘儿下棋。
正下在热闹处,忽目看园门小厮琴童走来报道:‘爹来了。’慌的两个妇人,收棋子不迭。”我们知道,《金瓶梅》故事借《水浒传》武松打虎、武大郎卖炊饼为引子,引出一段拍案惊奇。虽然《水浒传》叙述的是北宋徽宗年间的事儿,但《金瓶梅》讲的却是明朝的那些事儿,因为《金瓶梅》里西门庆所交往的高官,名字是蔡京这些人,但他们的官职,却一律是明朝的官职,同时,书中描写的市井和民俗,都是明朝的特点。
既然《金瓶梅》是宋朝的包装,里面全是明朝的料,那么仆人称主人为爹和娘这种称呼,应该在明朝十分盛行。而《金瓶梅》写的又是山东东平府清河县的事情,所以山东这个地方彼时有这种称呼习惯。明朝为什么会盛行这样的称呼呢?这是因为,明朝的法律禁止人口买卖,却可以收养义子义女,因此很多高官富贾之家,需要大量的奴仆,既不能买,便以收养的名义,行买卖之实,来规避法律,所以,仆人因此称主人为“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