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致死率。基本传染数(R0):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测算评估,美国流感病毒的R0值是1.3,也就是说一个被感染人可以把流感病毒传给1.3个人。而根据高福院士发表在《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则显示COVID-19的R0值为2.2。最新的数据是3.7,这就说明COVID-19的“人传人”的形势更加严竣。未知风险:COVID-19是一种全新的病毒,这种病毒来自哪里?传播范围有多大?传播途径有哪些?目前已认定飞沫传播和接触性传播,像气融胶传播和消化道传播目前还缺少证据。
正因为不了解,所以人们就对新冠病毒充满恐惧感。我们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我们最厉害的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它。但美国流感病毒就不一样了。科学家们对流感已经研究了十几年了,流感什么时候发?传染系数和时间性,大家基本上心里有数。虽然流感病毒每年可变异,但大致的药物还是有的。不象COVID-19的用药,需要一个个地去试。
致死率:美国流感的致死率为不到0.1%(1.4万:2600万),然而COVID-19的致死率,以目前数据来看大约为流感致死率的3倍左右,而且重症的比例约为14%。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新冠肺炎比流感更严重一些。虽然说COVID-19是一种新病毒,它的风险比流感要高。虽然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牺牲,但是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这是肯定的!我国的体制优势,要比美国要强得多。
如果科学家发明一种蚊子,它的后代永远生下来的都是雄蚊子,能否使蚊子灭绝?
春来秋去,蚊子为什么灭不掉,是怎么度过冬天的?蚊子作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动物,分布遍布全球。我国的蚊子从3月底开始出现,8月份暑期的时候达到高峰,11月份的时候天气转凉的时候,几天时间就会消失。有读者会好奇,既然深秋时蚊子已经消失了,怎么还会出现呢?这是因为蚊子在天气转凉,气温降至约10度以下时,蚊子一年一度的大灭绝期就开始了,大部分的蚊子生物活性变弱,然后死亡,还有极少数幸运的蚊子会躲在家里的犄角旮旯、墙缝等地方,这些有人居住的地方,冬天温度不会降得太低,蚊子就不会被冻死,而是进入一种类似“冬眠”的状态,这时并不会死亡,仅仅是代谢速度慢了。
等到来年春天,天气转热,自动又复活了,因此灭不干净。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灭蚊子的方法雌性蚊子有吸食动物血液的习性,在这个过程中会传播疾病,如疟疾、革登热、乙型脑炎等,每年因为蚊子传播疾病而致死的人数达70多万。雄性蚊子食物一般是植物上的汁液,如蜂蜜等。蚊子除了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当其它动物的食物,算是中性的作用,没有任何有益的用处,科学家也一直想着消灭。
化学灭蚊会使得蚊子具有一定的抗药性,研究其它方法灭蚊也是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蚊子工厂在我国广州有一个大型蚊子工厂,就是用来“圈养”蚊子的,每天可向环境释放100多万蚊子。既然蚊子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要培养释放呢?这个工厂每天可生产300多万只蚊子,从中挑选出100万只雄性蚊子,在这些雄性蚊子体内注射细菌,将这些蚊子包装成蚊子界的“高富帅”,比自然界其它蚊子更有交配优势,但注射细菌后的蚊子绝育的,并不会产生后代,这样就达到了生物治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