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他在地斤泽开始叛宋自立的时候,他的实力还非常弱小,前期北宋的地方守备军都能把李继迁打的落荒而逃。公元982年12月,李继迁在地斤泽开始叛宋自立,公元983年3月,李继迁考虑到自己实力弱小,上书请和,提出要求是不入京师世守边陲。但宋太宗回信要求李继迁投降,并进京任职享受高官厚禄,于是双方谈判破裂。
公元983年5月,宋太宗令银、夏、绥、宥都巡检使田钦祚与西上閤门副使袁继忠率兵巡护河西诸地。李继迁率兵袭击宋军,双方在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发生交战,李继迁大败。同年9月,李继迁率军再次进攻宋军,李继迁又被击败。连连失利的李继迁无奈转而攻击宥州,又被当地守军击退。公元984年9月,宋朝夏州知事尹宪与都巡检曹光实侦察得知李继迁所在的地斤泽营地,率军夜袭,李继迁几乎全军覆灭,直率残兵逃出地斤泽,母亲和妻子都被宋军俘虏。
李继迁几乎输的一干二净,此后他不敢固定安营,转徙无常,所幸他的家族部落背景,还能取得当地党项和羌人的庇护,不至于困饿而死,也正是此时他娶野利部落的女子为妻,开始与这个强大部落联盟,由此得以重新恢复实力。野利部落也从此成为后来西夏王朝重要“内族”,也就是类似与辽朝萧氏家族的地位。公元985年2月,李继迁在葭芦川设伏击杀曹光实,报了地斤泽遇袭的一箭之仇。
之后乘胜占领银州。由此李继迁第一次取得了对宋作战的胜利,并成功夺回一州,随后李继迁乘胜进攻会州。宋太宗得报后,派遣田仁朗与王侁讨伐李继迁,虽然宋军主将田仁朗被副将王侁诬陷导致战前计划被打乱,但是副将王侁统兵与李继迁在浊轮川大战,李继迁再次大败,放弃银州狼狈逃走,李继迁再次变得一无所有。再次失败的李继迁无奈向辽朝求援,请求依附辽朝,并求娶辽朝公主。
随后借助辽朝的力量再次复兴。公元987年2月,李继迁进攻夏州,包围夏州两个月后撤围。同年8月,被宋将石宝兴两千人在黑水河河畔击败。随后内部发生内乱,李继迁鼻子受伤。随后宋朝派出原来的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驻守夏州,试图利用李继捧的身份来分化党项人,削弱李继迁的影响力。公元989年4月,李继迁被击败,10月,李继迁派人诈降,里应外合击败李继捧。
公元991年7月,李继迁终于再次占据夏州和绥州,叛宋自立以来第二次占据州城。仅仅两个月后,李继捧献计夜袭李继迁所部,李继迁又一次大败,刚刚占领的夏州和绥州两地重新被宋军夺回,李继迁再次逃亡。公元992年,李继迁诱降族兄李继捧,重新占据银州,公元993年,李继迁再次收复绥州。随后李继迁开始了时战时降的状态,北宋朝廷也被这持续了十年的局部战争搞得头疼不已,打又不能彻底打赢,退又心有不甘,双方就在这种时战时降的状态中又打打停停的持续到公元1001年 。
在这期间宋军大举进攻,往往李继迁就败退,然后即使上表归附,宋军一退,李继迁又卷土重来,北宋朝廷就像大象遇到了老鼠,看似一脚就可以踩死,却始终不能一击命中,李继迁依旧如顽强的不死小强,在西北边境时刻威胁这北宋王朝。公元1001年,李继迁攻破北宋清远军,乘胜包围灵州,公元1002年李继迁攻陷灵州,改名西平府。
公元1003年,北宋遣使求和,宋真宗妥协了,他任命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全部归还李继迁,李继迁也终于在起兵二十年后收回了五州之地。由此可见,李继迁并非什么天纵英才和战场上不世出的英雄。但是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在强大的北宋王朝面前,他敢于举起反叛自立,随后多次被打的丢盔弃甲,遁逃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