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打粉有哪些利与弊?
从古至今,中药的剂型一直以汤剂为主,根据疾病和药物特点,还有散剂、丸剂、膏剂、丹剂等等,但以细粉入药者甚少,比如矿物药形态不一,质地坚硬不宜溶出,打粉则便于煎煮;贵细料药因价格昂贵、性质不适合煎煮,打粉冲服。但常用中药通常是不打粉服用的。但现今社会,有观点认为中药打粉既节约了药材,又便于携带和服用,是利于患者的。
关于中药打粉是利还是弊,需要从清说来。中药打粉确实有很多好处。包括(1)方便携带。中药粉小包装,既干净卫生,体积又小。(2)方便服用。直接冲服,服药量易于控制,比汤剂等方便多了。(3)贵细料药材避免群煎浪费。(4)矿物质等质地较硬药材增加溶出。(5)适合外伤创面等敷用。但并非所有中药都适合打粉。(1)花、叶类药材不宜打粉。
因其含纤维素成分多,打粉后不宜煎煮,细末较多更不宜服用。(2)菌类、孢子类药材不宜打粉。如灵芝打粉后如同棉絮状,不宜服用。(3)贵重药材在成粉过程中,会流失一部分,影响服用剂量并造成浪费。(4)解表药、含挥发油成分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沉香等,有效成分不稳定。这类药材打成粉后有效成分易流失。(5)从消化角度看,打粉后的中药没有经过浸泡煎煮等过程,有些难消化或刺激性物质直接作用于胃,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可能造成消化系统损伤。
(6)从吸收角度看,打粉后中药成分溶出快,相应的毒性成分易于被吸收,易造成药物过量或蓄积,产生与治疗作用相悖的效果。(7)打粉后的中药不易保存,易产生物理化学反应而丧失药效。因此,中药是否打粉还是要分类讨论,并非所有中药都适合打粉。作者:张艳菊 北京儿童医院、药事网成员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鸡内金焙干研粉冲水喝有什么功效?
很多人爱吃鸡胗,却不知道鸡胗里边有宝贝。鸡胗里边有一层黄色的壳,这层壳叫做“鸡内金”。既然称其为鸡内金,我们也不难理解为就是鸡身体内的“黄金”。老人们都知道,鸡内金是可以帮助消化的。其实,鸡内金除了可以帮助消化外,还具有其他的作用,鸡内金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也是一味非常好的日常保健品,作用广泛。一 鸡内金到底有什么作用?鸡内金以“肶胵裹黄皮”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称为鸡黄皮、鸡食皮、鸡嗉子。
来源于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中医认为,鸡内金药性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精,遗尿,石林涩痛,胆胀胁痛等症状。一般用量为3~10克;研末用量每次为1.5~3克。将鸡内金烘焙干研粉冲水喝可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对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石淋涩痛有着良好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脾虚无积滞者慎用。二 鸡内金在临床上怎么应有呢?鸡内金具有化石的功效,对于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的病人,常吃鸡内金是非常好的,中医治疗胆结石,少不了鸡内金这味中药,鸡内金能化胆结石,对于调理胆囊炎也有帮助。鸡内金在临床上常与山楂、麦芽配伍,治疗食积较重者;与白术、山药、使君子配伍,可治疗小儿脾虚疳积;与菟丝子、桑螵蛸等配伍,可治疗遗尿;与金钱草等配伍,可治疗石淋证或胆结石。
三 鸡内金也可以用于食疗作为药食同源的一味中药,自然是少不了做成美味的药膳来食用,下面就来介绍一款养生药膳。红枣益脾饼准备红枣30克,鸡内金、白术各10克,干姜一片,白糖300克,面粉500克,发面100克,碱适量。将前四味药放入锅内用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二十分钟,取汁,再将面粉、白糖、发面放入盆内,加入药汁及适量清水揉成面团,等面团发酵后再加入适量碱水,做成糕,上屉蒸15~2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