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服装厂越来越少是真的,但是目前上海的服装厂还是存在的。金山位于上海的后花园,未来将作为上海的养老院,以及农业和休闲旅游。现在学服装设计工程很好,就业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标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本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你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就能设计出引领时尚潮流,满足各行各业人士需求的服装。你们
上海的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发展潜力最大?
目前来看是向东。大浦东该有的都有了,无论是航运洋山港金融陆家嘴高科技张江高科机场浦东,土地面积也是目前上海各区之最,更加上还有迪士尼这样的游乐园向北,主要是宝钢和宝山,再往北一点就是崇明岛,目前来看生态农业和旅游为主,发展潜力虽然有,但肯定不及浦东向西,主要是青浦,还有个大虹桥商务区,目前来看,经济发展潜力仅次于浦东,更何况向西还能对接到苏州昆山太湖向南,金山奉贤,个人感觉是四个方向中比较乏力的,再往南一点就是跟宁波隔海相望,往南偏西方向,嘉兴海盐,感觉上还不如向北的太仓南通。
上海现在还有服装工厂吗?能在上海那种高成本的地方生存下来的工厂是什么样的?
谢谢悟空邀请!对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朋友有一个误解,认为上海这种生活成本很高的地方不太可能还有服装工厂。其实上海服装工厂越来越少确实是真的,但目前上海的服装工厂还是存在的。我是90年代初来上海的,一直工作和生活在杨浦,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吧。记得有一年在上海国营针织服装厂上班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1000多,而且那个时候是3班倒,每天只做8小时的,周日是休息的。
基本是上海职工平均工资的两倍多。不过现在在杨浦市区这种地方基本不太可能找到服装工厂了。后来上海的服装加工厂基本都是朝郊区发展,在2000年左右上海郊区基本形成了三大主要生产基地青浦纪王的梭织时装生产基地,奉贤金汇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松江叶榭的毛衫生产基地。 在这些基地周边集中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制衣工厂和相当多的产业工人。
不过随着上海的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加上前几年搞环保拆维等行动,很多工厂都搬离了上海。目前在上海的一些工厂基本还是聚集在那三大基地周边为主,不过都是小工厂多,那种上百人的工厂屈指可数了。而且上海大部分工厂主要还是以上海本地品牌和外地相对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品牌订单为主。毕竟对于这样一个老工业城市,各种工艺技术在人才和设备,还有款式设计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优势。
所以我认为在很长时间内,服装厂在上海都不可能出现一家都没有的情况。当然如果在上海做低端市场货,生存下来的空间非常小了。我们有两个同行是前两年把工厂搬到安徽老家去做的,但去年又搬回上海了,他说虽然上海做服装加工确实很难,但在老家也并不容易,现在四五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都超过上海了,而且老家营商环境也没有上海这么透明。
大连的发展现状怎样?
大连经济已连续多年停滞不前,2012年GDP为7000亿元,2019年为7001.7亿元,7年时间经济增长只有1.7亿元。经济徘徊,人们的收入增长也很有限,城市对人才对年轻人明显缺乏吸引力,人口流失也是多年就存在的问题,关键流失的还是城市发展最需要的人才和年轻人。大连的房价虽然与南方的同等城市相比还是低的,但是房价与收入相比仍是偏高的,中心城区的房价普遍在25000元左右,对于收入不高的市民来说,拥有一套住房,背负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曾经让大连人引以为豪的城市环境,并没有向更好的方向有太大的进步,与国内很多城市相比也没有太多的特色和优势。以前大连的城市环境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是有口皆碑的。要说大连还有优势,只剩下气候优势了。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持续时间短,非常宜居。大连为什么白白浪费了近十年?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据我观察,大连最缺乏的是奋起直追的力量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