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神农本草中,名医目录中对此药的注释是用水煮牛皮制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阿胶在汉代是用牛皮制成的。在这种严格的法律下,用牛皮制作阿胶是非常困难的。制作驴皮明胶而非牛皮的原因从《齐民要术》的记载来看,牛皮和猪皮制作的明胶都是上品,尤其是水牛皮最好,但为什么后来被驴皮取代了呢?
历史上最早的阿胶是牛皮造,驴皮阿胶是如何上位的?
阿胶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名医别录对这一药物的注释是煮牛皮作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阿胶这种药物在汉代是用牛皮做出来的。但是在此之前,皮胶类药物使用的材料有很多,有鹿皮马皮鱼皮,甚至是老鼠皮!周礼考工记记载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由此可见,在阿胶这个词出现之前,人们是直接用对应的动物名来给这种胶药命名的,直到汉朝以后,阿胶才成为所有动物皮胶药物的统一用名。
考工记也只是记载了一小部分的动物胶,实际上古人在制作皮胶药物的时候,使用的材料是非常多的,齐民要术中还给这些动物皮胶分了等级,其中牛皮和猪皮最好,驴皮和马皮相对要差一些。从这些古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先秦史料的记载中并没有出现驴皮制胶,成书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就记载了用驴皮制胶的方法,由此可见,驴皮阿胶是那一段时间开始出现的。
阿胶从牛皮到驴皮的转变过程先秦时期的皮胶药没有使用驴皮,是因为那时候中原还没有驴,根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驴大约是在汉朝时期进入中原。不过在驴刚进入中原的时候也是稀罕物,倍受王公贵族们的喜爱,据司马相如上林赋的记载,上林苑是皇帝休闲的场所,文中对这里的景色进行了非常详细地描写。最有趣的是,在描写上林苑里饲养了哪些兽类的时候,司马相是这样写的其兽则麒麟角端,騊駼橐驼,蛩蛩驒騱,駃騠驴骡。
司马相如笔下的这些动物,麒麟角端上古神兽,他把驴与神兽相提并论,可见当时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了!这也预示着当时的驴是稀罕物,他的皮也不会被制成药物,毕竟这是放在皇家园林里的贵客。驴进入中原时的地位,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体现,他把驴称为奇畜,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东汉灵帝时期,人们都将驴视为珍宝。
但是驴的适应性和繁殖力都特别好,而且比牛小巧灵活,比马的耐力还要好,特别适合当时的农耕社会,于是民间开始出现了养驴热。魏晋时期,整个中原驴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驴也从奇畜的神坛上走了下来,成为普通家庭的家畜。这时候,驴皮开始走进了制药领域,用驴皮制作阿胶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驴皮代替牛皮制作阿胶的原因从齐民要术的记载来看,牛皮和猪皮制作出来的胶药为上品,特别是水牛皮最好,但后来为什么会被驴皮代替呢?这个问题不难,我们都知道古代对耕牛的保护非常严格。
在农耕时代,耕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劳动力输出,不管是牛肉牛皮,还是牛筋和牛骨,都属于朝廷管制的东西,私人不能贩卖,违反者会被判刑。在这种严格的律法下,想要用牛皮来制作阿胶的难度就非常大了。那同样属于上品的猪皮为何会被古人舍弃不用呢?我们查阅史料可以发现,在唐代以前,关于阿胶的制作基本上都会采用几种动物的皮,其中就含有猪皮,但从唐朝以后几乎就看不到了,只剩下牛皮和驴皮。
为什么感觉现在的皮衣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好款式了?
目前皮衣的一些经典款是主流,在一些基础款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近几年没有什么新颖有代表性的款式,主要是机车款和飞行服系列。然而,随着皮革服装加工方法的革新,出现了许多新的皮革服装加工方法。同样款式的皮衣,效果完全不同。一件皮衣配一件好的皮衣,每年穿出来的感觉都不一样,比如粒面的光泽。有些款式穿的时间越长,越有复古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