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该公司仅有的,是宝沃先生的孙子和“宝沃”品牌。 对比其他中国自主品牌,不难发现,吉利收购沃尔沃,耗资达13亿美元,得到沃尔沃100%品牌、全球渠道、研发人员,以及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安全技术。如今不论是技术反哺,还是吉利的品牌提升,有目共睹;沃尔沃则通过输血再造,耗时5年多,研发了全新技术和产品。 奇瑞希望走向高端,出资数十亿与以色列企业创立全新品牌观致,姑且不论其市场表现,但毕竟是双方几十亿真金白银投入,在欧洲还得到了中国品牌最高安全评价······上汽花费40亿,汲取了韩国双龙的惨痛教训;东风则直接像一汽集团,借力合资发展自主乘用车;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品牌向上;即便是北汽集团,也购买了萨博的“技术”,来武装自己。
“宝沃”这个被过度包装的品牌,“沉寂”50多年,难道是在另一个世界研发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吗?不是的。 其次,不久前,我在外媒看到一篇描述宝沃的文章,其中直接揭露宝沃推出的首款产品,其实是“源自于北汽福田萨瓦纳”。虽然我支持民族品牌,但若事实真的如此,那么这样的企业被淘汰也罢。 震惊之余,我不得不上网搜集资料,并登陆两者官网查看,从发动机到车型款式,虽然我不能向外媒那样肯定的说“是”,但用中国的话说,似乎“是宝沃山寨了北汽福田萨瓦纳”(听说外部、内饰还借鉴了德系其他豪华品牌)。
上图是Q5,下图是BX7(行业资深人士竟然分不出来!) 如今,豪华品牌均在进行排量下移,例如,沃尔沃、宝马、奥迪等品牌纷纷为其大型SUV推出低排量四缸发动机,以达到全球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准。但宝沃最新BX7在这方面甚至不如中国的普通自主品牌,燃油消耗量综合工况下竟然达到9L/100km,好像萨瓦纳的综合油耗也就比宝沃BX7多了0.6L而已。
上图(BX7),下图(萨瓦纳) 中国的汽车产品,被以制造精良闻名的德国品牌效仿,真是无尽的荣耀!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第三,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北京发改委函件显示,将北汽福田北京多功能汽车厂整车资源、乘用车发动机生产设备及其工程研究总院和多功能汽车研发资源并入宝沃汽车,同时新增部分工艺生产设备和研发设备投资,这使宝沃拥有10万辆轿车和8万辆其他乘用车,和16万配套发动机的生产能力,项目投资额为47亿。
要知道,后合资时代,豪华品牌国产中,连标致雪铁龙旗下“豪华品牌”DS投资都已达到100亿量级,而且使用的还是与宝马联合研发的技术。那么,北汽福田空投到中国市场,只有区区500万欧元支撑宝沃品牌,如何做到“豪华”? 或者说47亿,就能让一个一直苦于没有汽车生产资质企业,通过在国外包装洋品牌,实现曲线造豪车?那么它的品质、技术和积淀从何而来呢?要知道,奔驰造车130年尚且跌宕起伏;长城从皮卡转SUV,用了不少年头才有今天中国SUV老大地位……历史断片时间太长 老外甚至都不理解,这究竟是什么 那个宝沃“Accessiblepremium brand(买得起的豪华品牌)”如此不接地气,实在让人担心,会不会飞得太高了? 从发改委函件来看,这实际上更像是调整福田过剩产能,并变相为创造宝沃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