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稻草75%,棉籽壳13%,鸡粪干10%,复合肥0.5%,生石灰1.5%。⑶玉米秸秆36%,棉籽壳36%,麦秸11.5%,鸡粪干15%,碳酸钙1%,尿素0.5%。【2】培养料发酵。按培养料配方,准备好培养料原料份量和数量,并把原料混合到一起进行发酵处理。⑴建堆。把混合的培养料建成宽2米,高1.8米左右的梯形堆,长度不限。
堆上每隔0.5米插直径4~5厘米的细孔,作为通风通气孔,深度至堆底。堆上覆盖塑料布。⑵闷堆。料堆放置3~4天,此时,料堆温度会逐渐升高,要注意观察温度变化。⑶翻堆。当料堆温度达到65℃左右时,要进行翻堆处理,翻堆时,要把底层和表层的料翻至中心位置,中心位置翻至表层,让所有料都接受高温,目的是通过高温杀灭培养料中的杂菌和虫卵。
翻堆过程中,还要测好培养料的含水量和酸碱度,培养料水分含量在60%即可,PH值在8.0左右,这样的培养料最适宜姬松茸生长。整个发酵过程,大约翻料4~5次,持续20~23天左右。当培养料中布满肉眼可见的白色放线菌,即为发酵成熟。三,培养料铺装、播种及养菌。培养料发酵完毕,就要把它运进种植场所,摊铺至菌床。
【1】场所消毒灭菌。种植场所在培养料运入前,要用熏蒸法进行灭菌,灭菌药剂一般作用硫磺,效果最好。运料前24小时,要打开门窗和通气孔,放尽残烟,整个操作时,要注意人员安全。【2】铺菌床。在菌床先铺一层培养料厚度在20~25厘米左右。覆盖上塑料膜。【3】二次发酵。▪菌床铺完培养料后,要密闭种植场所,向场所内输送蒸汽,使场所内温度达到65℃左右,保持10小时左右。
之后使场所内温度在50~55℃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控温保持5~6天,二次发酵完成。▪二次发酵使培养料更进一步分解,利于菌丝体和子实体的营养吸收,同时也对场所和培养料进行又一次的消毒灭菌,能有效杀灭残留的杂菌和虫卵。【3】播种。经过二次发酵,培养料温度降至25℃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菌种可撒播,也可以点播,撒播要均匀,点播最远距离不要超过5厘米。
播种完毕菌种上再铺一层培养料,厚度1~2厘米左右,千万不能太厚。培养料上部覆好塑料膜。【4】覆土。菌种成活吃料后,在播种20天左右,菌丝可吃透培养料的2/3,就要进行覆土,覆土的厚度在2~3厘米。做为覆土的土壤,要团粒结构好,疏松透气,保水性好,颗粒不能过细,需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含水量在70%左右。【5】播种后的温度、湿度、光照、空间氧气含量的调控。
⑴温度。温度应该保持在22~25℃,这个温度最适宜菌丝体生长。还利于抑制杂菌活力,防止杂菌侵染。⑵湿度。空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覆土湿度50%即可。⑶光照。保持场所内黑暗或极弱光状态,强光照会抑制菌丝生长。⑷空间氧气含量。姬松茸是好气型真菌,要保持场所通风良好,空间氧气含量充足,满足菌丝体呼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