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包括超市的大量生活用品,还包括百货公司使用的服装、家电、手机等。适合超市尾数定价的理由超市便利店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其适用的尾数定价策略。非整数定价是指当商品的价格处于整数和分数的边界时,采取分数而不是整数的定价方法。超市的商品以日用品为主,目标客户多为工薪阶层。
超市到底该不该送货上门?
问一个商业模式该不该,是否成功,不只要看顾客是否需要,更重要的是顾客是否能够为这个需要支付平均成本。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商业模式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完成资本增值的任务。那么一般来说短期考量收入成本,长期看增长率与最终市场占有率,最终的目的都是获得利润。判断某超市是否应该送货上门,换一种问法就是,商品 配送 新业务带来的效率改善如提高坪效是否大于仅仅保持商品业务?细分来看,这里提供一些思路首先,确定自建物流体系或与平台物流合作的成本。
如果自建,需要增加的成本包括快递员工时固定资产投入管理费用增加以及占用的资金机会成本。如果超市位于社区居民区,订单可能在下班迎来高峰,而其他时间快递资源就处于闲置状态。如果选择与某平台合作速递业务,则要考虑快递要求的时效。无可否认的是,在不存在规模效益的时候,快递的费用将会大幅提升,如果规模扩张较慢,而少量顾客不愿意承担均摊的高价,那在送货上门服务的初期一定会面临一段时间的亏损其次,要看如何接受订单。
一般来说,目前订单都是来源于线上,那么线上供应商会要求一定比例的利润抽成,外加客户服务费用,需要考量这个是否会对超市的原有业务造成挤压第三,预估收益。这个包括预估长期稳定的配送需求为多少 预计带来的坪效改善收益。这个问题在不同地段的超市有所不同,消费者群体需求也有所不同。在白领社区或商务办公大厦附近的超市便利店,毛利可能较高,也因为其时间稀缺愿意选择更便捷的服务。
而在某些社区则不需要。这个判断需要结合运营者的经验判断。最后举几个超市配送的例子,目前物就在发展社区MALL模式,永辉也在对接京东发力线上,但目前资本青睐的并非仅仅是小门店的短期成本收益,还会考虑超市对线上的引流效应大数据和未来的AI技术。新进入超市配送资本是基于范围效益建立这样的服务,对其他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为什么商场,超市里的商品价格都带零头?比如34.9,58.8,干嘛不用整数?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国际上经常采用的两个定价策略,一个是非整数定价法,另一个是尾数定价法,二者有相同也有区别。 非整数定价法是指当商品的价格处于整数与零头的分界线时,定价不取整数而取零头的定价法。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日用消费品时,比较乐意接受非整数价格,而不太喜欢接受整数价格,特别是一些购买次数较为频繁的日用品,消费者求廉求实的心理表现更为突出。
例如,一支牙膏售价为199元,一袋洗衣粉价格为097元,跟2元1元相比,虽然只相差了1分和3分钱,却给人一种便宜,不足两元钱和只要几毛钱的感受,能够有效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增加产品的销量。非整数定价法的特点 商品的非整数定价法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定价法。这种定价方法的特点 1非整数定价会给人以价格偏低的感觉。
一件大衣398元,总觉得才300多元而如果定到408元,其实仅多花了10元钱,就觉得贵多了。99元和101元,只有2元之差,而这2元之差给人的感觉,差距非常大。美国消费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49美分远比50美分的同类商品的销售量大得多。 2非整数价格,还给人的定价准确的心理感觉。消费者认为,定到元角分的非不足数价格,态度是极为认真的,不是随意定价的。
所以我相信价格准确合理,信任企业,没有被骗的感觉。非整数计价的优点采用非整数计价方式的优点是:一是给人精确计算的心理感觉,是最低价;第二,给人廉价感。但与此同时,这种定价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适用于价值小、数量大、销售区域广、购买次数多的日常消费品,而优质优价的高档消费品和部分礼品不太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