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的是入声字,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字,要仔细分析。还有句式,有的词句式不固定,如《念奴娇》下阕几句,苏轼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毛泽东的是“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还有《水调歌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还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似乎都可。押韵。有的词是一韵到底的,如《采桑子》《渔歌子》,有的词是中途换韵的如《菩萨蛮》,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举个例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加【】的是仄声韵,加〖〗的是平声韵。(下同)有的词是中间夹其他韵的如《定风波》,七言句式为主,每句用韵,于平声韵中包孕三换仄韵,插入三个两字句,调势于流畅时忽然顿挫转折,因而韵律复杂,个性突出。
举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二是了解意境,意境是有意象表达的,意象有象征意义,一般来讲,就植物类来说,树木类。黄叶:凋零。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往事如烟,兴亡之感。红叶:传情之物,思念。松柏:坚强,傲岸。梧桐:凄凉,凄苦,悲情。 花草类。花落:凋零,人生失意,生活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指国家昔盛今衰。兰:清高,自傲,高洁。菊:高洁品格,隐逸。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人生逆境。红豆:爱情,友情。当然诗词的意象有许多许多,不能一一列举了。三是了解抒情方式。古诗词的抒情方法有两种: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读多了自然就理解了,不再啰嗦。除了多读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要有自己的诗意。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前面讲的读诗词就是找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了诗词的底蕴,到一处美丽的风景,那些美的诗句就从心底飞出来了。这样的经历多了,心底的诗句就会变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语言经过组织整理就成了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