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钟鼓楼耸立在酒泉市的十字街中心,一座砖砌的高墩上。为三层木结构的塔形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雄伟壮观。鼓楼下有四门通向东南西北,行人车辆可以穿行。门上分别题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哈密),贴切地标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意义。泉眼冬季不冻,夏日清凉可口,宜于饮用。
日出水量约3万立方米以上,泉水向北渗入小湖。绕过泉边,沿曲经在往里走,一座座假山环绕着一个明洁如镜的湖泊。一座高大的石拱桥,把湖面一分为二。湖面上有九曲桥、假山等景致。到了冬天,湖面结冰、这里又成了很好的滑冰场。公园西侧的动物园,有各种鸟类、鹿、熊、猴等,还有产于甘肃的熊猫、金丝猴、野骆驼、耗牛等供游人观赏。
敦煌敦煌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上有着光辉的篇章,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大咽喉和中西交通要塞,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奇特迷人。现存有石窟寺庙遗址、古墓葬群、汉长城、关隘、古城、烽遂、古驿站等文物景点241处。举世闻名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莫高窟,千古绝唱的阳关、玉门关、非凡神奇的鸣沙山、月牙泉,具有传奇色彩的渥洼池、三危山、雅丹魔鬼城,尤其是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的文化艺术和汉长城、悬泉置的历史遗迹,无不令人心驰神往,留连往返。
1986年敦煌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玉门关 玉门关建于东汉年间,又称小方盘城,随丝绸之路的兴盛而繁盛起来,曾经是西域商贾和中原人士络绎往来的必经之地。因为和田美玉自古从这里输入中原,所以被人称为玉门关。曾随丝绸之路的三通三绝而屡次兴废,最后终于沦为废墟。
真正使玉门关声名大噪则是来源于古人的文学作品,其中以王之涣的《凉州词》最为脍炙人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悲壮苍凉,引发人们对古老边塞的向往。如今玉门关与汉长城、河仓城出售联票。说是联票,其实更像是过路费。从敦煌走西线前往雅丹魔鬼城时,车辆都会经过这段公路,过路即需要付玉门关的联票(也是这段公路的过路费)。
既然门票必须要付,走敦煌西线的游客都会到此一游,合影留念。 来到玉门关若想见识古代城关的雄伟繁荣大多会失望,因为随着千百年来岁月的侵蚀,玉门关早已损失了当年的样貌。现在的玉门关看似一个夯土堆的遗迹,呈方形,高约10米,长宽20多米,由四面土墙壁组成,在土墙的西北两面各开一门。虽已没有了当年的壮观,但进入茫茫戈壁之上挺立的小城,可以在废墟中想象当年的盛景,感叹历史和时光的沧桑变化,怀古之情油然而生,莫不是一种特别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