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前是一块大石碑,上书“小方盘城遗址”,在城墙另一边较远处有另外一块石碑,上写“玉门关遗址”,可以前往拍照留念。 另外,在城北边100米处,有戈壁上奇迹般出现的一片湿地,名叫哈拉湖,生有大片芦苇,可以观赏。鸣沙山鸣沙山,古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整个山体由油润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
我攀山而上,只觉脚下的沙子会鸣鸣作响,虽深一脚浅一脚,前进一步后退半步,爬山异常艰难,但仍感乐趣无穷。我一鼓足作气爬上顶峰。此时,顿觉劲风夹着细沙,朝身袭来,鸣声不绝于耳,身后留下的脚印很快便消失了。据说,狂风起时,从山顶下滑沙砾随人体下坠,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平日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
鸣沙山的日落景观更令人陶醉,不可不看,叹为观止。月牙泉长约300余米,宽约50米,被鸣沙山四周环抱,泉边白杨亭亭玉立,泉内游鱼悠闲戏水,泉水呈浅兰色,清澈柔美,味美甘甜,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梦一般的迷。千百年来不为四周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堪称天下沙漠第一泉,令人称奇叫绝。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30公里。
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泾河环绕,最高峰海拔2100米。山上林木茂盛,景色秀丽,并有日月峡、羽仙峰、气心峰、千丈岩、绣球峰、蓬花岩、归云洞、黄龙泉、丹梯崖等名胜。相传黄帝曾在此问道于广成子。 自秦汉以来,直到宋、元、明、清均曾在此修建庙宇,铸铜钟、铜佛30余件,刻碑40余处,并将山下问道宫辟为道教十方常驻。
山上原有古建筑8台、9宫、18院及寺院42处,道院极为兴盛。清同治初,寺庙毁。今尚存唐滹寺,盘龙石柱,宋0寺经幢,元重修问道宫碑记,明代宝塔及清康熙时所修太和宫等。马家窟遗址 马家窑彩陶孕育了马家窑文化节。就马家窑文化这个大的涵盖面讲,除了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外,还包括半山类型的彩陶和马厂类型的彩陶。
半山类型因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昔对比约4500年;马厂类型的彩陶因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约4350年至4050年。这3大类型的彩陶支撑起一段长达5000多年风雨历史的早期文化,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晚于庙底沟类型。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