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国家元首,还是国家元首的代表,总督都是个不可或缺的国家象征人物,一旦总督去世或不能视事,谁来接替他扮演这个“尊贵的大花瓶”?在澳大利亚,临时总督一般由退休的自身州长担任;在加拿大、牙买加、新西兰,首席大法官被指定为必要时的临时总督;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众议院议长是临时总督人选,而在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等加勒比岛国,总督以下还设有“副总督”,一旦总督出事,副总督就取而代之。
总督的人选,传统上都是军人或退伍军人,但二战后情况发生很大改变,总督可能是退休政客、法官、著名学者,也可能是神职人员、公务员或新闻从业人员,一般要求身家清白,知名度较高,适合作为国家代言人。有趣的是,在一些英联邦国家,总督其实不止一个:加拿大不但有总督,10个省中的9个,还有自成体系的“省督”,他们同样直接对英王负责(理论上的),而不是加拿大总督的下级,既有省督又有省长,成为加拿大政治结构的一大特色。
并非所有英联邦成员的总督都是花瓶角色,前香港总督就不是:香港总督始终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如实际控制驻港英军,提名并任免香港立法会议员等,是货真价实的香港“一把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香港始终不是什么“自治领”,一直维持着殖民地形态,因此香港总督的权力自始至终,也就一直和殖民地时代的总督一样大。正因如此,香港总督一直是英国人,且往往由一线政客担任,许多前香港总督卸任后,出任英国或欧盟的高级职务。
以色列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虽然在《圣经》记载中,迦南是一片“流淌着蜂蜜与牛奶的地方”,然而现实中,以色列狭小的国土荒漠遍布,周围强敌环伺,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连生存基本的水资源也相当匮乏。但以色列却成为了中东唯一不靠石油的富有国家,经济相当发达。以色列的经济发达,依赖的是强大的科技实力,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荒漠之中的经济奇迹巴勒斯坦地区面积狭窄,几乎全都是荒漠与戈壁,虽然当年“巴以分治”协定分给以色列的大多是相对平坦肥沃而且水资源比较多的地方,然而实际上也没好到哪儿去。
如今实际面积大约2.57万平方公里的以色列,一半以上被沙漠覆盖。除了西部狭窄区域属于地中海气候,其他大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少雨而炎热。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以色列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奇迹。以色列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即便依赖石油的沙特、巴林、阿联酋等也无法相比。基尼指数之低位居全球第五,贫富差距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