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更是爱不释手,经常仔细端详,默默记于心间。二、黄月英的家族势力。诸葛亮娶黄月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黄月英的家庭背景。汉末是一个讲究名望的年代,即使才华出众、卓尔不群,也需要有人引荐。黄月英家族背景势力雄厚,青年才俊诸葛亮要想快速的脱颖而出,就需要借助黄月英的娘家势力。凭借其父黄承彦女婿身份,迅速让诸葛亮在荆州声名鹊起。
虽然史料对她的记录寥寥无几,但她和诸葛亮之间的美丽传说倒是一直都不少。诸葛亮夫妇一直非常恩爱,孔明后随刘备入蜀,黄月英持家有道,把家里处理的井井有条,让他无后顾之忧尽情施展才华。在诸葛亮43岁的时为他生下了儿子诸葛瞻。后来诸葛亮去世,黄月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不久就追随他而去,一对佳人就此长眠于历史长河中。
诸葛亮为什么手里一直拿着羽扇?
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及发明家,幼年随父在荆州,属早年丧父,隐居隆中,以耕读为生,擅长文史天文,奇门遁甲等,在年青时就很有名气,未岀茅庐知天下三分事。他虽然隐居深山,但天下慕名而来的名人志士相当多,结识了不少的奇才能人,二十岁左右时就名声大振,当时就有传说卧龙凤凤雏得一人而得天下,这传说无疑己神化了诸葛亮,其实这些都是水镜先生,石广元等好友游说岀去的。
因名声大噪,幕名给诸葛亮说亲的不少,但诸葛亮何许人也,在他心目中他的夫人应该是位任劳任怨的贤德有才之人,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即贤德又智慧的女人很少,再说他隐居之人,在那儿找这么好的女人去呢?后来名士黄承彦去隆中一游,见了诸葛亮一面,观其貌,查其形,觉得诸葛亮面目清秀,灵气十足,惟有不足之处是眉宇不开,心胸不够开阔,面露忧疑之色,且狂荡不羁,喜怒于色,心暗说,此人恐辛劳忧疑,一辈子劳碌操心之相。
回家之后,告诉女儿说,"人都说卧龙能平天下,今观之,不实也!"女儿问其何故,黄承彦说了他的见解,女儿问"有法破解无?"黄承彦说:"能解,辛劳之人问他作甚?"过了段时间,诸葛亮听说黄承彦之女聪慧过人,央人去提亲,黄承彦怕丢了人家面子,就对人说"家女甚丑,不足与配,请另寻贤淑吧"来人说明原委,诸葛亮知其前番来意,即回遣来人说:"再丑也不嫌,非月英不娶也"后来人告知黄承彦,就是不允。
黄月英闻知诸葛亮之言,甚是感动,求父恩准,遂掐指细算,"命该如此,有缘者皆命也"遂允。且把他毕生所学,尽情授与月英。及至结婚,月英赶做羽毛蒲扇一把陪嫁。新婚夜,月英提岀以下要求,一丶一生蒲扇不离手,不管严寒与酷暑。二、将来不管干什么,我在家不随你。三丶在外一直说你娶的黄月英很丑。四,我将父传本领教与你,但不可杀生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