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孩不会讲上海话,应该怎么解决这个社会问题?
这里说个滑稽的故事~几年前,侄子由日本回沪,到外公外婆家过暑假。外公外婆刚装修完,还有几天清洁工作,先在我家住上几天。孩子一到四岁由上海的外公外婆带,走的时候一口上海话。去了日本,半年后和外公外婆通电话,上海话就不利索了,一年后更是疙疙瘩瘩了,像是忘记了。足见小孩子语言变化很快,环境使然吧。侄子来了,说普通话,但词句短,词汇少。
我家的小坏人高兴,有小伙伴了,一起下棋玩牌玩游戏。看着小哥俩,小脑袋凑在一起,就像两条小狗狗扑腾嬉戏,蛮有趣,也有劲,其乐融融。孩儿脸,六月天,一点没错,一天后下棋,为输赢翻脸了。我自然成了居委调解大叔啦。我家小坏人,理直气壮投诉,弟弟赖皮,悔棋不倦,白他眼睛,用日本话嘀嘀咕咕,很阴险!怎么能让小客人受气,必须责备我家的小坏人,黑脸教育小坏人,做小哥哥不能小心眼! 像拍灰一样,拍了小坏人的小屁屁,小坏人立刻泪奔扑向妈妈的臂膀。
我抚慰着侄子,说着安慰话。突然一句上海话从侄子小嘴里冒了出来:小哥哥用上海话骂人,我都听得懂!我好奇地问,骂你什么?侄子说,小哥哥下棋下不过我,每走一步棋,不是说‘’瘪三‘’,就是‘’戆大‘’,还骂‘’侬只小赤佬‘’……你不是不会讲上海话呀?侄子说,在日本家里,爸爸妈妈都讲上海话,他也会,怕讲不好,干脆不讲了。
上海话和上海本地话是两种不同的方言吗?区别在哪里?
不懂乱开题。我是上海金山人,说的是金山话,金山话和所谓上海话不一样,他们听不懂我们说的,但是我们能听懂上海话,很是神奇。金山而言,还是那句老话,十里一方言,金山吕巷干巷再到兴塔枫泾,方言多少会有些不同,但是基本相互能听懂。我老婆南汇人,她的话我听起来累,但是大致能懂,她听我们地方方言也是如此。但是南汇本地方言和所谓上海话也是有区别。
麻雀天天在我的窗前谈恋爱,我是给它们做个窝还是琢磨给轰走呢?
它在你窗前谈恋爱?是在谈一天的工作?谁知啊,谁懂鸟音。它天天来你窗前,说明你那是风水宝地,人不知鸟知。历来只有燕子福檐,人们给它搭台,它会自力更生做窩,你做的它不会要,叫不劳而获。麻雀常来,你若喜欢,让它在那生活吧,何必多情给″砌房"它不会去的,怕你设陷阱,或嫌太贵住不起。你是单身汉你可能在乎它,触景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