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随着韩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过去几年韩剧在中国铺天盖地的传播,中国朝鲜族使用的语言普遍开始向韩国靠拢,甚至很多大学外语系的韩语专业都改成了韩语专业。说中国朝鲜族为什么用韩语其实并不准确。在1990年代之前,中国政府不承认大韩民国的存在,因为它与韩国没有外交关系。
139吨中国服装改标成韩国造,高价专卖中国人。你怎么看?
这件事既有悲哀的的一面,也有欢喜的一面。悲哀是因为这样的事很多,去日本买马桶,买电饭锅,去韩国买衣服,殊不知,这其中很多产品都是在我们国家生产,人家只是贴个标签,价格就翻几倍。这就是品牌的溢价,品牌代表了质量,这不是靠广告能做到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口碑。欢喜的是,我国的商品质量已经获得国外的认可,要不然韩国东大门也不会做这种事,如果把太次的商品换上自己的商品,等于砸自己的招牌。
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样的商品,换个标签价格就能翻倍,这说明过去韩国品牌在口碑上做的确实很好,很爱惜自己的羽毛,质量关把的很严格。而在这方面我们做的不好,这是事实,没必要掩盖,知耻后勇,以后我们把质量做好,国产的口碑会回来的。这种例子也不少,海尔的冰箱华为的手机格力的空调都是世界品牌,打铁还需要自身硬,质量做到位,口碑慢慢就会有的。
其次,要看到我们的进步我国现在商品的质量确实进步了,这一点不用多说,相信大家深有体会,以前那种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思想该放一放了,不要固步自封。最后,国内企业再努力一把,做出更多属于自己品牌国际品牌那一个不是几十上百年经营的结果,路易威登LV香奈儿迪奥阿玛尼纪梵希等,初创时也一样名不见经传,同样是经过长期坚守自己的底线,才做到了世界品牌。
韩国以前用汉语,韩国建国后自造了韩语,为什么我国朝鲜族也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纠正提问者的一个认识误区,所谓韩语或者朝鲜语并不是二战之后朝韩建国时才创制出来的一种语言文字!朝鲜语确切产生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了,在商末周初商纣王帝辛的叔叔箕子带着家人部众进入朝鲜半岛时,或许当地土著就已经在使用朝鲜语了也未可知。但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朝鲜半岛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
直到晚清时期,李氏朝鲜的贵族官员民众虽然都说着朝鲜语,但官方文字却是汉字,上流社会也都以懂汉字用汉字为荣,即便是在训民正音出现之后也依然如此。清末,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之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何谓训民正音提问者说韩国以前使用汉语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朝鲜半岛很早朝已经出现了自己的语言——朝鲜语,后来因为韩国经济的崛起,朝鲜语有时也被称为韩语。
自箕子进入朝鲜半岛开始,朝鲜半岛就一直受到了大中华文化圈深深的影响,虽然朝鲜语很早便已经出现,但却始终没有派生出与之相匹配的文字。直到明初李氏朝鲜王朝建立,朝鲜半岛官方依然使用着中国的汉字。朝鲜语和汉语虽然号称同根生,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古朝鲜人说着朝鲜语却使用着汉字,这种语言和文字的分离就好比是我们说着汉语的中国人没有汉字可用,日常生活中只能使用英文一样。
无形中,等于是要所有想识字的人必须学习一门外语。如此一来,不仅会造成了语言思维与书面表达之间的思维矛盾,而且朝鲜半岛贫穷的老百姓根本无法进入学校学习汉字,直接导致了古代朝鲜文盲率长期居高不下的现实!只有经济条件好的人才能有机会学习和使用汉字,普通老百姓只能沦为文盲。李氏朝鲜世宗李祹即位之后,鉴于本国语言和文字分离文盲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主持创制了一套以朝鲜语语音为蓝本的文字并以训民正音的官方书面形式予以了确认。
但是,这组字有一个先天不足。更准确的说,拼音与其说是汉字,不如说是汉字。它的本质就是用韩文字母拼韩文。而韩语并不是像英语那样的语言,在我国更像汉语,这就导致了同一个发音可以代表多个意思的困境。有时候,没有上下文,很难找出某个单词的意思。这也是今天韩国再次使用一些汉字的原因,甚至在《大韩民国宪法》等法律文本中也出现了汉字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