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从事一线体力劳动的职工,比如:铁路工人、车间工人、电子厂工人,大多都是倒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甚至30天无休息。年轻时,体力好,身体还能承受。随着年龄增长,在长时间的体力劳动下,各项身体机能逐渐下滑,落下一身的职业病。尤其是50岁以后,再让他们去倒班,干一线的体力活,身体是吃不消的。二、关于退休的问题一直都是两极分化1.盼望早退休的群体:主要以灵活就业人员和部分企业职工为主,他们工资收入低、工作压力大,又苦又累。
2.盼望延迟退休的群体: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的二线管理和技术人员为主,他们的工资收入高、工作压力适中、清闲自在。三、企业退休职工盼望早退休,能否实现?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逐年提高,延迟退休的脚步将离我们越来越近。2020年11月,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已经提出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也就是说,在2021~2035年,延迟退休的方案将由计划变为实施。因此,部分企业职工早退休的想法,只能是一种盼望,很难变为现实。写在最后1.只要有人盼早退,就会有人盼延迟。这代表了不同群体,对于退休的看法,每类群体的实际情况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之所以有人盼着早退,有人盼晚退,主要是因为二者间在职时的工资待遇、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与其盼望着早退,倒不如从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普通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养老金待遇等方面做起。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二者间的差异化能缩小一点,或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无所谓早退和晚退了。在很多企业,高管的收入是普通职工的10倍以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企业职工养老金的1~2倍以上。
为什么实体商家会把失败原因归于房租高和电商呢?
我就是做实体店的,卖奶粉十几年了,确实奶粉有的一罐有200元的差价,但是门店很少是以正价卖出去的,前几年整体毛利有33点左右,但是19和20年,特别是20年,目前毛利22左右,其实我的感觉是房租真不是压倒实体店的稻草,而是电商,为什么这样说,举个例子,我门店君乐宝乐铂850克装奶粉,零售288元,进价188元,6送1,加导提30元,算下来135元1罐进价,门店活动下来,大约180元左右,毛利45元,你们算算挣了多少,但是拼某多800克装直接138卖,那实体怎么干?消费者说我卖的太贵,我怎么解释?其实电商不低价倾销商品,实体店还真不怕电商,但是现在你们看看X宝拼X多哪个不是低价倾销?另外电高的不好之处,个人理解不喜勿喷!厂家生产商品直销通过平台到消费者手中,确实便宜了,消费者得到实惠,但是这中间忽略了中间商流通环节,这中间商就是第三产业个体私有企业,全国几千万家,解决了全国几亿人口就业,如果中间商也就是实体店倒闭了,造成大量人员失业,社会就会乱了,到时候平台再便宜,你失业了无钱购买,到时候真的是万城空巷,死气沉沉的,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