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袍,又称花衣,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蟒,不是蟒袍。后来演变成我国戏曲表演服装的专用名称,戏服的一种,称之为蟒袍。戏曲之美,美在内容戏曲故事主要来于文学作品,是对文学进行的再创造。蟒袍有多贵?其实也没多贵。因其制作精良、繁复,工艺成本高,又加上市场极小,仅为特定人群(戏曲演员)服务,属于极特殊的定制服装,有此门手艺的匠人目前也极其稀少,所以价格很高,几万很平常,有的动耴十几万、几十万,己经算是奢侈品了。
戏曲的美感在哪里?
戏曲之美,美在形式戏曲表演所需的华美绚丽的服饰妆容,其属于外在形式。戏曲的外在形式首先要看其扮相,包括帽子如纱帽凤冠、头饰如便凤珠花,服装如蟒袍、玉带、鞋子如高底官靴等等。文官的蟒袍如包龙图经常身穿黑底金蟒的官服,直到电视剧版《新包青天》中的包公也是这样的形象。在李少红版的新《红楼梦》女性的打扮借用京剧里的头饰片子引起热议。
正是因为戏曲一系列的服饰妆容几百年来形成了普通民众的审美倾向,凤冠霞帔才被认为是美人如花,蟒袍玉带才被认为是达官显贵。帽翅功如京剧《吕布和貂蝉》的吕布和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青衣的水袖舞如越剧王文娟《追鱼》中的鲤鱼精,京剧《贵妃醉酒》中的绕抖袖,这类功夫常常用来夸大或表现人物此刻的内心活动状态,给人视觉上的冲击。
戏曲表演也需要婉转动人的唱腔和伴奏,南方戏的回环宛转,北方戏的字正腔圆。不同的伴奏,导致各地戏曲的多样,不同的唱腔,导致各门各派的分化。不同的乐器伴奏比如各种梆子戏使用木棒互击发音有规律地敲击强拍,如秦腔,豫剧,晋剧等。不同的流派艺术如谭派老生谭鑫培、谭富英的《定军山》、《南阳关》;梅派的青衣花旦刀马旦相结合梅兰芳、梅葆玖京剧的《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程派青衣程砚秋、迟小秋的《锁麟囊》、《玉堂春》;豫剧常派常香玉、小香玉的《花木兰》、《破洪州》,流派艺术多姿多彩,不同的唱腔乐器带给人不同的审美体验,有时一出戏里会有不同的流派共同出现,就如程砚秋与梅兰芳合作过《白蛇传》。
时而明快轻松,时而低沉哀婉,时而深沉委婉,时而苍凉沉郁,不同人获得的美感也不尽相同。中国戏曲走出国门,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戏词念白,但他们欣赏的是优美的旋律与宛转的唱腔。从视觉的观感到听觉的冲击,中国戏曲艺术带给世界人民无尽的意境缠绵。戏曲之美,美在内容戏曲故事主要来于文学作品,是对文学进行的再创造。三国戏泛指取材于《三国演义》的各种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