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刘邦约45岁娶了吕后,其后不久生下汉惠帝刘盈,可历史记载他的庶刘肥比嫡子刘盈要大十多岁,可见刘邦在3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和曹氏生下了刘盈。刘邦是因为和曹氏有了长子刘肥,从一个单身汉开始向父亲角色的转变,从而在心理中蜕变的更为成熟和稳重,同时为了刘肥和曹氏,他去尝试做了一个小吏,成为了泗水亭长,只有为人父母者,才懂得当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候,除了感到高兴外,更感到身上一种责任,尽可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刘邦也同样,他和很爱曹氏,爱屋及乌也喜欢刘肥,毕竟当时来说,刘邦的岁数都可以做爷爷了,才生下长子刘肥,你猜刘邦激动不。
所以他虽然平时有点行为不端,可是却是一个义气男人,对兄弟朋友都那么好的男人,定不想让长子被人笑话,刘肥被人看不起说闲话,而当上了亭长以后,他也成为了当地受人尊重的人物,这样一来对曹氏和刘肥,是最好的保护。可见刘邦和曹氏两人的确是真爱!曹氏在历史是上非常神秘,汉高祖刘邦虽然爱她,却一直没有给她名分,而且只定位她是一位一位红颜知己的身份,曹氏也很奇怪,她看着刘邦娶了吕后,却不吵不闹,独自拉扯大了刘肥却不争名分,他们两人好像存在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只有两人心照不宣,为何曹氏对刘邦那么好,后来刘邦发迹后,夫人也很多,可司马迁为何将曹氏,划分为刘邦的外妇呢?在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刘邦的后宫比较知名的几个做了记载,包括:吕氏、戚姬、薄姬、赵姬、石美人、管夫人、赵子儿,还有就是曹氏。
可曹氏的身份比较特殊,虽然一些资料中记载,她被成为曹夫人,曹姬,可是司马迁明确定义就是外妇。《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汉书·高五王传第八》载:“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那么先秦时期“外妇”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西汉刘向《贤明篇》记载:“女宗者,宋鲍苏之妻也。
养姑甚谨。鲍苏仕卫三年,而娶外妻。”东汉袁康《越绝书》记载:“故传曰:‘桓公迫于外子,能以觉悟,勾践执于会稽,能因以伯。’”从这些典籍中,能看到,“外妇”“外妻”“外子”含义基本相同,就是家有贤妻,却在外面又养了一个,但又不能纳家中。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类似于地下情人,虽然人尽皆知,但却无法公开,娶回家坐正。
可见曹氏的身份是比较尴尬的。刘邦当初不一早对明媒正娶地把曹氏接回家呢?这里头,刘邦和曹氏都有自己的苦衷,从刘肥的角度看来,几岁的刘肥估计童年搞不懂,父亲刘叔叔,为何和别的女人结婚了,却迎娶自己的母亲?这或者是刘肥一生的心结。可他最后原谅了刘邦,因为他知道刘邦的不是不想娶,而是无法娶,为啥?第一:历史上司马迁没有正面说过曹氏来历,对她的来历有点含糊其辞,只是提到开了一家她是酒肆,民间对此就进行了大量的构思,说曹氏是一位早年丧夫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