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漠,缺乏对患者的同情心,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的矛盾,虽属个别,但影响恶劣。这个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以偏盖全,但破坏力超强,负作用巨大。二、从医者说:充满挑战,压力山大对于从业者来讲,学医从来就不是那么光鲜亮丽的,而是充满了挑战,伴随着压力。“一入医学深似海”。从医人的压力,从入行那一刻就开始。
首先就是学习的艰难。学制时间长,学科多,这是有目共睹的。考试也非常严格,没有重点是常态,因为病人无小事,再小的病也要谨慎对待,容不得半点疏忽。对于女孩来说,福尔马林也会掩盖香水的味道,再美的脸庞也需要天天戴着口罩,再美的衣服也只能放在衣柜里,整天只能穿那件白衣大卦,美丽的大衣天使更多的是在形容心灵。医学生大多没有浪漫的花前月下,厚厚的医学课本需要你抢时间慢慢消化。
在一定程度上讲,选择学医,就是选择了与辛苦为伴。学医很累,做医生更辛苦、更有压力。医生的压力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压力。医生加班加点是常态,一上手术台,就没有了时间的概念,必然全力以赴,精神高度集中,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非比寻常。比如精神压力。工作量大,长时间精神紧绷。而且,患者家属因不满治疗结果而引发对医务人员人身伤害的案例居高不下,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医务人员普遍缺乏安全感。
比如社会压力。仇医的情绪逐渐增长,医闹的群体不断扩大,使得医务人员与社会特别是患者家属的矛盾日益尖锐,也挫伤了医务人员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比如成长压力。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须撰写论文、做课题,来努力晋升职称,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提升业务水平,增加职业收入。三、学医建议:因人而异,慎重选择回到题目的话题,“好多人”不代表包括你,合适不合适,需要慎重选择。
如果你追求自由,无拘无束,从医并不适合你。医务工作是项充满辛苦和挑战的职业,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不能率性而为。如果你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时不时想来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从医对你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加班加点是常态,“招之即来”是习惯。如果你性情暴躁,爱发脾气,从医并不适合你。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病人及其亲属远比你暴躁的多,如果你选择“以暴制暴”,那么你的职业前景堪忧。
没有责任感的人,这类人不仅不适合做医生,在其他行业也是不行的,而学医以后更是人命关天,所以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最好别学医。如果你不拘小节,粗枝大叶,从医并不适合你。从医无小事,相声中说的“马大哈”做医生笑话百出,可真要是发生在现实中,会酿成悲剧,让你笑不出来。当然,学医门类比较多,不仅仅是临床拿手术刀,还有很多其他专业可供选择,比如说康复医学、护理学、麻醉学等,都是医学专业,也可作为医学的选项。
怎样看待男妇产科医生这个职业?你会找男妇产科医生做老公吗?
我的妇产科医生是个60左右的大叔,从第一次产检到产后复查都是这个医生,嫂子根据自己生俩娃的经历推荐的,经验丰富,从不废话,每次去产检基本五分钟解决。毕竟自己英语差,在美国能找到一个可以说中文的产科大夫不容易,也就顾不上性别了。刚开始也怕妇检啥的尴尬,后来想想,没必要,他是医生我是病人,一起配合顺利的完成怀孕生产的过程比什么尴尬面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