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李隆基还是皇子时,武惠妃就成为了他的妃子,而在李隆基登基后,先是封她为婕妤,之后有封她为贵妃,不久后,李隆基又表示出有封她为皇后的想法,但因为武惠妃是武则天后人这个关系,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才最终作罢。不过,虽说没能封她为皇后,但李隆基对她的宠爱却有增无减,并且,在各方面规制上,对她的赏赐,基本上与皇后无异,由此可见,李隆基对武惠妃的宠爱有多深。
而武惠妃的突然去世,就让李隆基十分难过,当时的后宫中,不乏有姿色上佳的妃子,却没有一个人能让唐玄宗感到开心,因此,在武惠妃去世之后,李隆基郁郁寡欢了很长时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新唐书》就在这期间,有人向唐玄宗李隆基进言,说李隆基的儿媳妇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在找机会端详确认后,李隆基发现果真如此,于是,就将杨玉环召进了自己的后宫。
此时,距离杨玉环与寿王李瑁大婚,仅仅过去了三年。为了解决杨玉环的身份问题,李隆基可谓是煞费苦心,再决定要将杨玉环收进后宫后,李隆基先是以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为由,敕书将杨玉环送进道观,令其出家为道士,赐号“太真”,并在数年后,正式的将她纳入后宫,封为贵妃。而在这期间,作为杨玉环的原配,寿王李瑁被迫成了前夫,史书中没有记载李瑁在当时如何自处,或者作何想法,但后世中一些关于描写此事的诗词,却能很好的诠释李瑁当时的心情。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李商隐《龙池》古语有云,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这要是换了旁人,恐怕李瑁会和对方拼命,但尴尬的是,这个抢走自己心上人的,却是自己的父亲,更重要的,他还是皇帝。因此,在眼睁睁的看着杨玉环成为了父亲的女人,也从自己的妻子成为了自己的母妃之后,李瑁选择了沉默,即便是内心痛苦万分,但也没有表现出来,不仅如此,他还十分顺从的,接受了父亲李隆基给自己安排的另一门亲事,娶了右郎将军韦昭训的女儿韦氏为妻。
可能有人会说,李瑁不算男人,自己的女人被抢,却无动于衷,有道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李瑁这么做恐怕是最明智的选择,虽说他贵为皇子,但李隆基可是皇上,如果李瑁有任何不满,恐怕就会因此死于非命,不久亲刚刚被逼死的三个皇子尸骨尚且未寒,为了活着,李瑁必须沉默。前文提过,李瑁的生母是武惠妃,虽说她在生前深受李隆基的宠爱,但这并没有给儿子李瑁带来多大的实质性好处,除了按照惯例封为寿王之外,与其他皇子对比,李瑁不仅没有享受到特殊的待遇,反而从小就寄养在伯父宁王李宪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