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查出来,却是宝玉屋里名叫坠儿的丫头拿的。平儿知道了,便悄悄地来到怡红院找麝月,当时袭人母亲过世,回家奔丧去了。她告诉麝月,她考虑了下,还是息事宁人的好。第一,宝玉平日宠着丫头,前有良儿偷玉,今又有坠儿偷金,抖了出来宝玉有管教不严之责;第二,老太太、太太听了会生气;第三,袭人等丫头脸上也不好看。最好是防着坠儿,过了这段时间找个其他理由撵了。
平儿就回去跟凤姐说,“我往大奶奶那里去来着,谁知镯子褪了口,丢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没看见。今儿雪化尽了,黄澄澄的映着日头,还在那里呢,我就拣了起来。”本来身为失主,平儿不但不追究,反而甘愿冒着风险压下来这件事,更是将上司凤姐瞒了过去。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宝玉,为了老太太、太太,为了袭人、麝月。
这,也是平儿处理问题的一项原则。6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这件事涉及到的利益方更多,平儿如果顺水推舟也会有不少好处可捞。但是平儿一如既往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不但救了被冤枉的五儿,而且还和宝玉一起再次将这件事瞒了下来。同时警告了真正的小偷彩云,保全了探春和赵姨娘的面子。
当时凤姐已经病倒,探春代理贾府事务。过后,平儿回去跟凤姐汇报这件事(当然没说实话,是按照宝玉背锅的说法说的),凤姐之精明,听了就说,“虽如此说,但宝玉为人,不管青红皂白,爱兜揽事情……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就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平儿听了就劝解她,“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施恩呢……”同样是吃烤鹿肉的那天,雪下得很大,平儿看人人都穿着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的,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
只有邢岫烟穿着那几件旧衣裳,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就让袭人帮忙,捎带半旧大红羽缎的大衣送给她。那么多人都在,只有平儿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后来尤二姐被凤姐设计“捧杀”,先娶进来再孤立,不给好吃的,教唆下人说坏话。只有平儿,悄悄地给二姐拿吃的,趁着有机会就说些宽心话安慰她。最后尤二姐吞金自杀,贾琏伤心欲绝,要问凤姐要钱埋葬尤二姐,凤姐不给。
也是平儿偷偷拿了二百两,给贾琏去做安葬费。平儿的这些原则,其实就是善良,就是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她背着凤姐,悄悄做了很多好事,也许正是因为平儿素日积累的阴鸷,凤姐的女儿巧姐儿才能真的逢凶化吉,有一个不错的归宿。平儿的担当和善良,给她带来了不错的评价。贾府里最欣赏她的人,可能就是李纨了。7李纨甚至曾经当着王熙凤的面开玩笑,说凤姐,“给平儿拾鞋还不要呢!你们两个,很该换一个过儿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