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这两项工程,征用民夫达二百五十万人之多,史学家范文澜在他所著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将修筑秦始皇陵所需的人力作出了统计:整个秦朝帝国当时的人口大约2000万,被征发造宫室坟墓的就有15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5%,其中还不包括修建长城的民夫。这样大的工程,征用这么大的人力物力,百姓根本没有办法生活,怎么会不反。
二,秦始皇自己治国残暴,如果让扶苏继承大统或许还有转机,偏偏继位的是更加残暴的秦二世胡亥,加速了秦国的灭亡。大家都知道,公子扶苏,为人正派,素有贤名,而且拥护者也众多,在军方有一定的威望,最关键的,他如果继承大统,实施的肯定仁政,但是历史没有如果,结果就是胡亥矫旨意欲诛杀扶苏,扶苏其实完全有反抗的能力,但是他也放弃了,最终残暴的胡亥继位,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三,秦军主力中有蒙恬将军的三十万主力驻扎河套边境,赵佗将军的五十万主力在南越驻守,要知道蒙恬亲手建立的三十万秦军乃虎狼之师,战斗力极强,打强悍的匈奴都游刃有余,如果及时回师咸阳,或许还有救,可是结果就是,前文说了,由于胡亥矫旨,导致蒙恬扶苏被杀,部分将领获罪,余下的也是军心涣散,群龙无首,因此河套三十万大军也没有及时回救,南越赵佗,选择的是袖手旁观,最终秦灭亡,而赵佗也自立为王,章邯王离带领的民夫囚徒组成的四十万大军,又怎么能够抵挡强势的刘邦项羽义军呢?失败是必然的。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如何?
简单的说,姚广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可以“全终”的盖主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全能”和尚。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在我国历史上,功臣其实是一个危险系数非常高的职业。功勋越大,官职越高,脚下的刀尖就越是锋利。想当年,商鞅凭一己之力将秦国送到了七雄之首的位置,而他自己则落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那战神韩信号称“国士无双,功高为二”,还不是被长乐宫钟室里的宫女一顿乱锤打死。
就在姚广孝生活的大明朝,朱元璋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帝王心术玩到了极致,那一张张“免死铁券”比阎王爷的催命符来得还利落无比。唯独姚广孝,左拥编纂《永乐大典》的文治,右抱“靖难首功”的武勋,却全须全尾地活到了84岁高龄,单单这一项就可以看做是“传奇”。到底是什么技能让姚广孝不仅全身而退,而且还能成为全明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下面,且看土鳖君盘一盘,那个善于下死棋的“黑衣宰相”。
壹丨出场,即惊雷大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六月,原本在燕王府中装疯卖傻的朱老四接到了大侄子要对自己动手的密报。这场已经打了很长时间的牌局,终于进入了“梭哈”的时刻。朱棣兴奋地从“病床”上跳起来,冒着瓢泼大雨对着庭院中的家将们慷慨激昂地发布了“清君侧”的声明,血流成河的“靖难之役”即将拉开帷幕。就在朱老四悲愤填膺地准备悲歌燕市的时候,忽然一阵大风将王府正堂的房瓦吹落了几片,差点砸到朱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