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她出现的时候,肯定也是看到了信息,只是什么也没有说,后来大家都形成了共识,吃饭聚餐的事情都不再叫她。人都有爱好,但是你就是不知道她对什么感兴趣,哦,对了,只有一件事情感兴趣,那就是喜欢用手机追剧,全都是最新的英文原声,对此她特别沉浸。按道理说,学语言专业,必须开口,不然就是哑巴英语,但是人家平时口语说的很溜,接待老外对答如流,虽然亲和力不强,但表达的非常严谨。
由于她平时就是一个人,也不会和任何人交往密切,省了不少烦心的事情,别人买杯奶茶给她,她过后也会回敬,也从不欠人人情,如果需要她帮忙,她也不会拒绝。她刚开始来上班的时候,是带饭的,在公司的微波炉里加热,后来可能感觉比较烦,开始下楼去吃,不过她从来不和人一起就餐,独来独往,吃完了就回来,从不利用中午饭的时间故意逗留。
办公室有个90后的小伙子,比她小一两岁,对她也有好感,但最后被她拒绝了。小伙子之前总是买奶茶,订购外卖给我们吃,其实都是打着给我们吃的幌子给这女孩吃的,大家都看出来了。过后办公室还有好事者撮合他们,结果此女表情很冷淡的说,他人真的不错,我有合适的同学肯定给他介绍一个,结果大家一听,都懂了,为此那小伙儿好一段时间没缓过劲儿来。
我们都觉得她除了和任何人都保持距离之外,就是一个女版的独行侠,几乎不联系任何一个人,甚至有的人看起来她生活很枯燥。但是人家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非少,也不事故,由于专业能力很强,所有人也不敢怠慢她,老板也觉得她身上有一种慎独慎行的气质,可以委派重任,做管理岗位。但她不愿意做,开会的时候还说自己不适合管理岗位,无官一身轻,自己现在做这份工作挺好,拿捏自如,不想因为管理岗位而天天揣摩人的心思。
既然她表示了自己想法,老板也就没有强人所难,只不过跟她说,所有的专业走到最后的高度都是做管理,不过她仍然表示无心管理。因此,她成人之美,另外一个男同事走上了管理岗,男同事到底也是高学历,心胸比较坦然,总是说她成全了自己,闲下来聊天,对此从不避讳。当然也有好事者说她过于冷淡了,不温柔,独来独往,又是单身,也不交往,也不谈朋友,人际关系也十分简单,是不是以前受到了情伤?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至于有没有,大家只是猜测,因为谁也不知道,她的社交账号看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只知道这是一个人际关系简单的人,上班、下班、周末下班就会回老家。
除了追英语原声影视剧,她对刷手机小视频几乎没有任何兴趣,也看不到她刷,别人发了东西,很多同事点赞,留言,也从来没有看到她去凑热闹。她写的英文和汉字非常娟秀,一看就能看出精神世界的另一面,我想她从前跳槽了好几家外贸公司,可能源于自己的判断,她有自己的主心骨。因为她说过一句话,也同样让我们惊讶。她说,公司招聘新人时,面试者都喜欢问你为什么跳槽,就不问自己为什么隔三差五的招聘?作为打工人也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选择。
她独来独往的身影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今年夏季上海台风不小,台风“烟花”登陆的那天,雨水淅淅沥沥,上班本可以晚来的,我看到她打着伞在雨中仍然按时出现在写字楼下面,走路还是不慢不急,像是一阵徐来的清风。她平时走路就是那样,不慢不急,下雨了也不会着急的躲雨,撑着伞就那样慢慢走,身形单薄的样子,是个男人看起来就想保护。
她慢悠悠打着雨伞走在人行道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想到戴望舒的《雨巷》里的丁香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不过,这个女同事看不出彷徨,也看不出愁怨,只不过她打着雨伞的样子,像极了九十四年前《雨巷》这首现代诗歌里的画面,寂寥,独来又独往。
突然接到一个身份不明的电话,说几年前共事的同事欠信用卡我是紧急联系人,咋办?
我也接到过类似的电话。突然接到银行信用卡部的电话,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不是骗子打来的诈骗电话,毕竟现在电话诈骗还是挺多的。小心的核对了来电显示,确认了确实是属于银行的电话,那就可以放下心来,听听银行想要跟我说什么。银行工作人员很客气,问我有没有某某某的联系电话。我愣了一下,某某某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不是银行提及,我早已忘了记忆中还有这么一个人。
然后我就想起和他共事的经历。接到银行的紧急联系人电话,除了能给你带来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之外,其实对你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当时他选择了你,作为他的紧急联系人,也就是随手一写。你无需对他的任何行为负责任,银行打电话来询问的唯一目的,只是希望获取他的联系方式。银行肯定是在想尽了一切办法,没法联系他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紧急联系人找到你,希望能获取他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