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布里亚特人,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蒙古共和国,少部分在中国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林中百姓的大部分,随成吉思汗西征,并驻军在北疆。他们在明朝时,被称作瓦剌,一度称霸蒙古高原。瓦剌失败后,再次退守北疆,分为四部,即卫拉特四大部落:准噶尔部(绰罗斯氏,也先嫡子);和硕特部(黄金家族,科尔沁部分支);杜尔伯特部(绰罗斯部,也先庶子);土尔扈特部(克烈部,王汗后裔);另有,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小部落辉特部。
和硕特部,一度是卫拉特人的核心。其上层是黄金家族。固始汗出自该部,并带领和硕特部4万人,进占青藏高原。现在青海的蒙古族,很多属于和硕特部后裔。而和硕特部由于被固始汗分兵,导致其在西域的势力不足,被准噶尔部后来居上,将卫拉特四部联盟变成准噶尔汗国。其中,部分不愿意被准噶尔部压制的土尔扈特部、辉特部选择向西进入东欧,在伏尔加河畔定居。
不过,土尔扈特人又受到了沙俄的奴役。当准噶尔汗国被清朝击败后,土尔扈特人选择返回祖居地。这便是东归英雄传的故事。清朝对土尔扈特的归来,很重视。以致于在一百九十九个蒙古王公中,只有五个汗。而带领土尔扈特东归的渥巴锡,就占一个。现在新疆的蒙古族以及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蒙古族,大多数属于土尔扈特人后代。而当初没有离开沙俄境内的土尔扈特人,被称作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有留下来的意思。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当年在卡尔梅克共和国的阿斯特拉罕,有个穷裁缝在五十来岁时,娶了一个不识字的卡尔梅克女人。两人的儿子凭借努力,成为教育总监,并获赠沙俄贵族称号。他们的孙子在参加革命后,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做列宁。卫拉特四部中的杜尔伯特部,属于也先庶子部落。他们受到准噶尔汗国压制,定居在科布多地区(蒙古国西部)。
蒙古国大部分属于喀尔喀蒙古人,脱胎于明朝的达延汗再次统一草原后的分封。与喀尔喀相对的概念,是我国境内的土默特、察哈尔、科尔沁等部。除了上述的卡尔梅克人、布里亚特人,俄罗斯境内还有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在族裔上,介于吉尔吉斯与蒙古之间,语言上属于蒙古语,实际上是西伯利亚的土著民族,只是一直没能强大起来。
曾先后被突厥、回鹘、黠戛斯、蒙古征服。在我国,图瓦人归属于蒙古族。在俄罗斯则有图瓦共和国。著名人物有俄罗斯的国防部长绍伊古,曾建议将俄罗斯首都迁到西伯利亚。俄罗斯的阿尔泰共和国,一直自称“卫拉特人”,曾属准噶尔汗国。准噶尔汗国败亡后,这部分卫拉特人归附沙俄。如今的阿尔泰共和国,人口20万,其中卫拉特人占三分之一,信仰萨满教的又占三分之一。
同时,北部阿尔泰人在族源上更倾向于突厥,南部阿尔泰人则有明显的蒙古族源,属于是突厥与蒙古的混血。。语言上,属于突厥语族吉尔吉斯语支,用俄文字母。以上四个,都与蒙古人的林中百姓相关。但说到蒙古与突厥融合的民族,就不得不提俄罗斯的鞑靼人。 鞑靼人的族源主要是两支:保加尔人、突厥人。而这部分突厥人又是随蒙古西征的军队后裔,就是金帐汗国的余脉。
所以,也就有部分蒙古血统。但基本上在长相上,已经与白人没什么区别了。也就是现在俄罗斯的鞑靼斯坦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19世纪,沙俄向中亚扩张,一部分鞑靼人通过经商来到新疆,最终成为我国的塔塔尔族。一下写了四千多字,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狠人。本来还想写哈萨克、乌兹别克的,算了吧,就到这吧。总之,民族的概念本来就是很晚近才出现的,写这个的目的,也是为了阐述民族之间,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