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时期到达顶峰到了宋明两朝时期,由于大规模战乱的减少,社会经济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而此时的张姓人口同样到达了一个顶峰状态。比如在两宋时期,张姓成为了当时中国的第三大姓氏,其人口约490万,占总人口的6.3%。而到了明朝,虽然张姓人口仅增长到560万,且在全国的占比也降低了,但是,他的人口在当时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排到了第二。
历史被称为“大儒”的有谁,他们有什么事迹?
我是楼外长江空自流,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相信《白鹿原》这本书大家都读过,里面朱先生的原型就是清末关中大儒牛兆濂。牛兆濂字梦周,号蓝川。从小就是一位神童,长大后考取进士,拜在理学大师贺瑞麟门下。他在小说中的事迹如只身退清军、创办书院、编撰县志等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此外他还是一位爱国人士,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倡导抗日,卢沟桥事变不久后郁郁而终。
丁宝桢杀了大太监安德海后,慈禧是怎么报复他的?
1869年7月,山东巡抚丁保桢将慈禧身边的红人,一代权阉安德海枭首于济南。此事不亚于一颗炸弹惊爆于朝野,世人都为之一震。谁都知道,安德海在慈禧心目中的地位。他是慈禧的太监大总管,人称“安二爷”“安大总管”。也知道慈禧对安德海的宠幸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安德海就是另一个魏忠贤。势利之人都对他百般谗言献媚,趋之若鹜。
(丁保桢剧照)那么,安德海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权势滔天的人物的?身为巡抚的丁保桢,又为何要冒险诛杀他呢?一、身世凄惨,幼时进宫为宦。安德海出生贫苦,10岁时其父母双亡,兄妹3人不得已,过继给叔父抚养。但其叔父偏偏又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老光棍,自顾尚且不暇,哪有能力照顾安德海兄妹。身为老大的安德海,只好到本村财主家干些杂活,勉强度日。
穷则思变,在生活实在无以为继时,安德海听从好心人的劝告,自阉进宫当了太监,并且幸运地被分到了咸丰身边当差。虽然他小小年纪,但历经磨难后,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圆滑和机灵,深得咸丰喜欢,被咸丰称作“小安子”,经常为咸丰鞍前马后地跑腿办差。慈禧为了邀宠,也常常赏赐安德海一些钱财,希望他在咸丰帝面前多进美言,两人由此确立了亲密的主仆关系。
咸丰7年,慈禧晋封为懿贵妃后,就得到咸丰的准允,将安德海划入自己宫中,成为太监首领。(安德海剧照)二、为慈禧立下奇功,恃宠而骄。1861年,出逃的咸丰帝病死在热河,临终前,命载淳继承皇位,同时任命肃顺等8人为“顾命大臣”。咸丰死后,慈禧伙同奕䜣等人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剥夺了所有“顾命大臣”的权力,开启了她独掌清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