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在日本的声望是否远低于在国际上的声望,原因是什么?
黑泽明生前确实是这样,当1951年罗生门拿金狮奖的时候,日本都并没有给这位得到国际认可的导演应得的待遇。就像早期我们的张艺谋,贾樟柯,日本人也认为黑泽明太过贬低国人,将人性描述的太黑暗。但今非昔比,如今的黑泽明早就成了日本重要的艺术,文化名片。他们当然十分骄傲。可这位大导演生前一度无钱拍片,甚至连生活都出现困难。
1965年,是电影大师黑泽明人生的分水岭。 在这一年之后,他终于结束自己的黑白电影时代,不得已的开始拍摄彩色片;他和自己的电影男神三船敏郎决裂;他和分分合合三十年的东宝电影彻底宣告分手。 早在1959年4月,黑泽明和东宝电影分别出资50万日元,共同成立“黑泽电影制作公司”。公司成立有两点原因:第一,黑泽明想要更充分的在电影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想过分受制于东宝,他曾这样说,“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电影导演才能过轻松愉快的生活。
所以我下定决心,想试—下。”第二,东宝也想要借此方式给黑泽明施加压力,一起开公司,利益共享、风险和责任也要共同承担,再像拍《战国英豪》那样任性的拖延时间,不顾成本,黑泽明自己也是要吃大亏的。这件事在当时的舆论界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纷纷质疑把电影拍到极致的黑泽明,能平衡好艺术和商业吗? 大家的担心完全不是多余的,横扫全世界电影最高荣誉奖项的黑泽明,对于电影是非常单纯的艺术追求,他怎么可能容忍为了钱而降低对电影要求的事情。
那几年里,拍出反响不错的《用心棒》《椿三十郎》等影片后,1965年一部《红胡子》,让黑泽明跌入深渊。 这部被誉为“黑泽电影之集大成者”的影片,由于当时日本电影大环境不景气,又不是专为贴合大众胃口拍摄,再加上黑泽明班底的四分五裂,在经历长达2年的周折后才终于公映,该片票房惨淡。黑泽明不仅口碑受创,他还因此背上了东宝公司的巨额贷款。
这让黑泽明家庭处于破产状态,几乎众叛亲离。他所期望的“过轻松愉快的生活” 无从实现。 因为对日本市场的失望,黑泽明在1966年初与东宝协议到期后执意不再续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拍片机会。很快,好莱坞向这位享誉全球的大导演抛来橄榄枝,请他拍摄二战期间珍珠港事件电影《虎!虎!虎!》,出品方二十世纪福斯给了黑泽明一大笔定金,这让黑泽明岌岌可危的生活一下子得到缓解。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拍摄过程中彼此理念不合,黑泽明的拍摄进度完全不能适应片方的要求,在开机二十多天后,这位大导演竟然被开除了!在该片的百科幕后花絮中这样写道,“黑泽明原本答应执导该片,后来得知大卫·里恩无缘该片的拍摄,黑泽明也选择退出了剧组。” 其实以当时黑泽明的经济状况,即使如此,他也不会轻易的选择退出吧,毕竟那样做的代价实在是太惨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