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马化腾会看上海澜之家为其投资25个亿呢?我们来看看海澜之家的市场定位,海澜之家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男装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服装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和海澜之家也打得火热,海澜之家入驻了京东,而且刘强东亲自上阵,为海澜之家代言:“2018年中国男人两大标配:上京东,买海澜;做男人,很简单!我为海澜之家代言!”并附上了三张身穿海澜之家衣服的照片。
如果是价值投资,你会选哪家公司?
从行业选择上来看,我们目前主要看好生猪养殖、5G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在市场下行中,有逆周期因素的行业。首先谈一下生猪养殖。我们在2018年中的时候,就提出了“决战猪周期”的观点。我们中阅资本去年业绩表现较好,主要也是受益于重仓投资生猪养殖行业。主要逻辑在于:首先,养殖行业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千头以上猪场的养殖成本开始小于散户。
以前,最佳规模是30-100头猪的小厂,随着人变贵,地变贵,目前规模化猪场已经能够充分发挥成本优势,以后供应端将是万头猪场为主的大企业。这一点上,上市公司的成本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中国一年出栏7亿头生猪,这么大一个市场,4大上市公司市占率仅仅5%。按产量计算,1万头以上猪场产量的占比到2015年约占9%,50头以下养殖规模的猪场产量占比,从2007年的70%,下降到了2015年大概44%的水平。
而万头以上的猪场开始萌芽,到2015年约占1%。现代猪场每个猪圈每年可养殖4000-5000头,1万头就是2个猪圈。7亿头需求的规模,将近70%为规模农场提供,按照过去8年平均每年15%增长速度,到2025年将会有近45%的产量由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猪肉价格有个3年左右的周期。原理很简单,养殖户多了,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多了,开始杀母猪;母猪杀多了,猪价就反弹。
从目前来看,资本逐利、行业分散造成的供需方信息不对称依旧长期,周期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虽然未来可能会有美国猪肉进口、生猪白条期货等平抑因素,但也只能局部小范围的平抑波动幅度,对周期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而我们在2019年继续看好生猪养殖行业的一个重大变量就是非洲猪瘟。非洲猪瘟不同于其他的猪疾病,发病快,致死率高,且没有有效疫苗,一旦发现疫情,采取措施是附近3公里全部扑杀。
随之带来的政策影响是严禁跨省生猪和猪肉调运。所以可以看到,主产区由于提前出栏,集中宰杀,猪肉价格一直在下跌,主销区的猪肉则在全国范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价格。然而,散户散养的猪,其防疫条件天然是比不上大厂和上市公司的,因此全社会产能去化,减少的基本都是散养户的猪,而且在现在的疫情中,他们是不愿意也没能力再去补栏的,也就是说,散户的猪,杀一头少一头,而上市公司的猪场,由于生物防疫标准极高,至今没有大规模疫情的报道,未来即使出现疫情,可以预期其产能减少量也会大大小于全社会总产能下降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