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丝绸之路繁华,宋朝更上一层楼,随着丝织品绚烂海内外,古代草木染料技术不断进步完善,并传到日本等东亚其他地区。自秦汉开始,草木染料成为染色主流。矿物染料多用于绘画工艺领域,或仿古修复。东汉经学家许慎总结了39种颜色;清朝据绣线把传统颜色分为:黑白青黄红绿赭紫葱,9大类,745个细色。以上都有文献典籍可查。
古代染色技术之强大,可见一斑!下面说下古代最经典的五种草木染料。蓝草丨蓝色系蓝草为俗称,就是蓼蓝,花开淡红,叶含蓝汁。很多人更熟悉文艺的红蓼,它们都属于蓼科蓼属,喜温暖湿润环境。蓝草,算的上最古老的天然植物染料,负责各种蓝色。蓝草起到染色作用的是经过处理提炼出的靛蓝。青出于蓝,也属于此系列。大家发现古代官袍多见蓝色,百姓衣布也多为各种蓝色调,因为蓝色染料很古老,染料提取也相对简单,所以广泛应用于服饰。
是月也,令民毋艾蓝以染丨礼记·月令"是月"指仲夏,周天子命令百姓不准在仲夏割蓝草染布。注:《礼记》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记录先秦各种典章制度和社会风貌。以上可推: ①周朝已出现蓝草染色技术,或有人工种植蓝草;②天子规定,不到收割季禁采,可见当时蓝草还是有点稀罕,并不多。经过几百年发展传承,来到秦汉,蓝草人工培植和染料提炼技术开始普及。
茜草丨红色系偏暗茜草,诸多别名如蒨草、地苏木、血见愁等,古籍中常称"茅蒐"和"茹藘",为多年生蔓草,花开白色或黄色。茜草主要负责红色系。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丨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这里的"茹藘"就指茜草。另外,荼和缟不仅指草和织物,也是古代颜色名,表某种白。诗经又说"茹藘在阪",可猜开始它野生于山坡,到了汉代开始人工栽培(史记等可查)。
茜草并不像蓝草那样可以本色出演。茜草属媒介染料,若本色出染,出来的颜色为浅黄。需要加入媒染剂,如此可染出很多红色。我们常说的大红、绛红,多是茜草的杰作。东风冷、香远茜裙归丨姜夔小重山"茜裙"指的就是大红裙(色偏重),漂亮!茜草可用作染料的是根部(主根和蓬蓬细根)。把茜草根捣的稀碎,磨成粉,再加入不同比例和作用的媒染剂,就可以染出各种红。
茜草染出的红偏于暗沉,如绛红。红花丨红色系偏亮红花,又俗称红蓝花,一年生草本,花开夏季,花朵由黄变红时为最佳采摘时期,因为黄色实用性不够,色素遇水易溶,红色则不会。红花和茜草是两种不同植物。红花花开橘红,茜草花开白色或浅黄;红花原产西域,汉代传入中原,环境适应性更强,茜草为国产。染法不同于茜草,红花可直接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