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提取花瓣最为普遍,红花染色光泽最为亮丽明艳,号称"真红",我们熟悉的猩红就是了。红花染色过程比茜草更为简单,所以应用广泛。二者色系有别,红花染色更为鲜艳明亮,茜草则沉重暗泽(绛红、暗红、土红、砖红等)。栀子丨黄色系栀子花开呀开,开呀开,开……后面不会唱了。终于出现大家熟悉的植物了,栀子花开雅香,却也是古代染料之一,意不意外?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丨汉官仪据汉文献记载,栀子和茜草是主供权贵阶层的染料,染出的都是高大上服饰,老百姓无福消受。
汉墓出土过上述布匹,其中"深红绢"为茜草所染。那么栀子染出的是那种颜色?栀子,属常绿灌木,花开白色,艳香而优雅。可作染料的是栀子果实中的黄色素,通过处理可直接着色于丝、葛、麻、棉等织物,本色出染为黄色,泛有微微红光。另外,也可操作如茜草,加入染色剂调出不同黄色和光泽,如鹅黄、灰黄、暗黄……栀子自秦汉以来长期作为高级染料,但它有个缺点,不耐曝晒,久之容易褪色,因此在染色技术发达的宋朝时慢慢被边缘化。
苏木丨红色系偏稳重等了半天,终于轮到乔木类出场了。苏木又叫苏枋,豆科常绿小乔木,喜热,在两广、云贵川、福建、海南和蛙岛都有分布,广西最多。大概魏晋时,我国南方地区已开始普遍使用苏木提炼染料。苏木心材为赭褐色(赭zhě: 红褐色),心材所含色素经空气氧化会变成木红素。苏木也属于红色系染料(看起来像较沉的混色红)。
苏木和茜草类似,不能直接染色,需通过媒染剂达到染色效果,具体颜色取决于所选媒染剂。比如褐色、红棕色、橙赤色、浅深赤色、绛红到紫色,甚至可以调出黑色效果,以上颜色可用铁、铜等媒染剂调出。有一种叫广西锦的织物,赤色就由苏木染出。上述可见,苏木染料经不同媒染剂可达到多样化色效。苏木红色系不会亮瞎眼,显稳重大方,内敛有质感,深受古代主流文化青睐。
因这些优点,苏木染色常用于唐宋以来四品官服,唐朝人物画中也常见苏木红的身影。据说贵妃出浴所穿红浴袍就是苏木染成。传统文化里,绛红代表香艳和福气等美好寓意。小编陈词蓝草、茜草、红花、苏木、栀子,只是植物染料中的五个最经典代表。以古人智慧,就地取材的染色原料还有很多,如槐花、紫草、藤黄、黄栌等等。古代染料技术,代表了古人生活智慧;古代颜色名,则从未辜负精彩纷呈的华夏魅力。
看守所里面的嫌疑犯有些穿黄马甲,还有穿蓝马甲,服装颜色代表什么?
看守所马甲一共是4种颜色,代表的意思都不相同,先说黄色它在看守所有一个特别的称呼,黄金甲。穿这个的基本是九死一生,黄马甲在看守所是重点关注。反正是黄马甲无期徒刑都不配拥有!除非是涉密人员。黄马甲跟脚链应该是配套的。脚链只有法院有权利给佩戴。其他颜色红色是刚进去的,蓝色是正常嫌疑犯。绿色是病号。各个地区不一样,,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