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今人不爱,其实古人也不爱。我们能看到的是,虽然唐朝格律规范之后,格律诗通过科考等途径深受上层文人的喜爱,一直占据着中国诗坛的上位,但是在下层和民间,古体诗(不遵守平仄格律的诗)同样蓬勃发展。我们把中国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说起来二者是共同发展,各自精彩,实际上不管在哪个朝代,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风的创作体量远远大于精致刻板的格律诗,甚至可以说词牌的前身就是被格律化的古体诗,我们称之为“律古”。
民间汹涌而蓬勃的创造力一旦进入格律范畴,精致高雅的同时,就逐渐失去了活力。我们不缺乏天纵之才在格律之上将诗意纵横表达,但是对整个诗坛来说,这个金字塔结构的基层,还是大量生成、自娱自乐的没有格律限制的作品。到了今天,更加明显。学习格律的人越来越少,自由表达的人越来越多。写古风的都少了,因为现代诗的完全放弃规则和普通话的底色,让人更加注重感情的爆炸和抒发,这也是现代诗和古典诗词最大的区别,即感情的表达方式。
古典诗词是含蓄的,优美的,以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为要义,是否遵守格律并不重要。而现代诗毫无章法,在感情上追求积累、爆破,以求对读者一击必中,忽略文字本身的美感。我们也能看到所谓格律诗,只是在中国诗歌海洋中的一座孤岛。我们写现代诗,写歌词,写古风,都不需要平仄格律。虽然我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遵守抑扬顿挫、清朗通顺这些原则,不过这是对语言系统音律的返璞归真,与格律关系不大。
毕竟作为诗歌,要是念出来结结巴巴的,生命力基本上就等于零。我们学习格律,是为了在格律之上抒情言志。我们不懂格律,同样可以通过韵文来表达自己。诗是韵文,是押韵的短小精悍的表达。押韵是必须的,否则就不是诗。至于格律,懂了固然更好,不懂也没关系,记住押韵、通顺、注入感情、拔高意境,你的作品就是好诗。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格律诗词和自由体诗歌哪一种好写?
格律诗词的创作主要是继承和发扬,古代文学诗词大师的艺术优良传统。需要有一定的格律,对仗工整,押韵和诗词意境美感的严格要求。应当具有良好的欣赏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否则,文诗不通,不能朗朗上口,缺乏格律美感就是是出律了。当然,假如写现代自由体诗歌就沒有像写格律诗词那么多的讲究了。可以在美文的基础上任意的尽情发挥。
比如,有好意境,华丽的词藻,赞美之情都是可以"跃然纸上",呈现在自由体诗歌创作之中。让人欣赏!综上所述,写格律诗词的创作和现代自由体诗歌的创作,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都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创作格律诗词主要依据是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古诗古韵,字里行间洋溢着古代文人墨客的雅士之美。现在我们在积极倡导自由体诗歌创作的同时,千万不能"数典忘祖"式地将古往今来的格律诗词给悄悄的遗忘了,应该是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诗词楹联"大师们的聪明智慧,更好的为今天的"改革开放"文化交流活动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