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间是一大片盆地,这里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又有祁连雪水灌溉之利,因而自古以来就是富足的粮仓,地处这片富饶绿洲的武威才有了银武威之称。武威是一座古城,是全省人口最多,地盘最大的一座市,地处交通要塞,是丝绸之路的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这座城市别具了一种光芒。武威出土于汉墓的马踏飞燕,如今比比皆是,中国旅游标志赫然就是这匹足踏飞燕的天马。
这匹马白驹过隙般飞奔着,奔着奔着,就闻名遐迩了。它代表武威,代表甘肃,代表中国。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
凉州的广场上,当中立着放大了数倍的马踏飞燕雕塑。常有人在雕塑下面,演唱通俗、质朴的凉州贤孝。凉州贤孝作为盲人的一种吃饭手段,有着独特的悲天悯人情怀,当地人称作瞎弦。永昌武威到永昌之间是荒凉的戈壁滩。永昌到张掖之间有一段平川。金昌被称为戈壁城的金昌市,在河西走廊是独一无二的。它是著名的镍都、矿山城市。它是建市不久的新城,一个人造绿洲新城。
这是一个先种树后建设的新城。也就是说,金川工人种树绿化23年之后,先有了绿洲才有了金昌城。有了树木有了鲜花有了镍矿工人修筑的宽敞的马路之后,城市应运而生了。张掖张掖是古丝路上全国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即公元609年,隋炀帝在此曾会见了27国的君主和使臣,亲自主持举办了万国博览会。马可·波罗在张掖(当时的甘州)滞留了一年多工夫,原来他的父亲和叔叔奉元大帝忽必烈的诏令,南下湖北的襄阳,操纵新炮协助蒙古大军攻城,然后又退回张掖,沿着弱水北上,专程到亦集乃城(今阿拉善盟所属的额济纳旗)逗留。
接着,继续北上,到了哈剌和林,这里曾是成吉思汗开业的故都。人说金张掖,我说绿张掖。张掖,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要地区。路旁有高高的白杨。一块块农田防护林像一个个精心裁过的由方格组成的版画系列。一块块洼地里,芦苇荡摇曳生姿,芦花在将白未白之间。我们来到张掖的九月初,张掖附近的小叶杨的叶子已经开始变黄了,但大部分是绿色。
杨树、柳树、榆树还是绿色的。过了张掖火车站再往西走,有一片一片的水田,水田里有水牛,这时候才体会到“不望远处祁连山,错把张掖认江南”的意境。这里的天是一片孔雀蓝。这里的云,是纯白的云。还有这里的夜晚,有最繁盛的星星,最澈清的风。行驶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到处都是骆驼草,那些长着尖刺的植物是这戈壁滩上的统治者,它们繁盛,茂密,带着浓烈的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