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效益好的企业里,员工常说"我们养了老板,却只是老板的赚钱工具
谢邀!朋友你确定自己是为老板赚钱的工具吗?请问一个企业是先有老板呢还是先有员工?如果没有老板给你提供企业的平台,你如何有机会成为老板的赚钱工具呢?这就好比我们的国家,如果国家利益不能高于人民利益,请问国家如何财政支出去招兵买马建设国防?没有国防建设,国家安全岂能保证?我们民众又怎能安居乐业吗?道理一样,摆正位置,多想别人的付出与别人为你创造的保障,我想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如何看待一个部门缺人,招了新员工,新员工最多两三月就会离开的现象?
一个巴掌拍不响,员工流动速度快,有公司的原因也有员工个人的原因。现在很多公司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常年在不停的招人,一个月面试几百人上千人,公司一共有几百个员工,大家招聘却忙得不亦乐乎。企业的人员需求就如同填不满的口袋一样。高流动率是当前很多公司的一个现象,是一个社会的特征,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问题。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给人员的高流动率提供了条件1.中国是市场化经济体制,人力资源也进入市场轨道中国的市场改革是非常彻底的,不仅一般的有形商品进入市场,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本增加的必要条件,一样进入市场。
人力资源市场与经济的活跃度是同步的,经济越发展,市场的主体-企业越活跃,带动人力资源市场更加活跃。人力资源市场活跃的标志之一,就是人员流动的频繁。因为市场体制下,需求越来越旺盛,机会越来越多,同时人力资源的主体-人才的市场意识越来越强,对于交易的条件和价值追求越来越敏感。一旦出现价值不对等或者更好的交易条件,人才便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交易。
2.双向选择给了人才更多的主动性现在的就业和求职不同于几十年前,现在是双向选择,企业和员工相互满意才能够促成就业和上岗;多年以前的时候是计划性分配,人才的流动性是受到控制的。这种双向选择的体制解除了对于人才的基本保障,同时增加了人才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能力。为了保障自己的二利益最大化,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人才一定本着趋利的原则不断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选择。
这种活跃性是体制促成的。企业在人员的频繁流动上起到了主要作用不管怎样,员工是在企业的具体环境里工作,与员工的成长、利益与权益直接相关的还是企业。1.企业信用在员工的留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讲信用的企业能够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按照约定的条件和待遇,及时足额的满足员工的岗位工作条件和利益需求。但是不讲信用的企业,打着高薪招聘或者高端职位的幌子,将员工招聘到企业后,在岗位安排、岗位职能、工作环境以及利益兑现上都不能满足原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