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留下了诸多朴朔迷离的传说故事。要了解和探讨纵横家,有三个纵横学派的大咖绕不过去:鬼谷子、苏秦、张仪。因为鬼谷子是纵横学派的创始人,是纵横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为纵横学派的弟子们提供了魔力般的理论武器。而苏秦、张仪作为鬼谷子的学生,则是纵横学派实践上的集大成者。他们成功地将鬼谷子的理论变成实践,登峰造极,在权力的漩涡中成了举足轻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可以说,读懂苏秦、张仪和鬼谷子,就读懂了纵横家。一、从苏秦、张仪的身上解析纵横家的普遍特点。苏秦档案: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拜师于鬼谷子门下,离开师门后游历各国。遭遇多次措折后,终以“合纵”依次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取得成功。
六国在洹水之滨杀白马歃血结成联盟共同抗秦,苏秦任合纵长,配六国相印,显赫一时。苏秦的功绩在于以“合纵”成功游说六国结盟抗秦,有效扼制了秦国的崛起及扩张,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张仪档案: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拜师在鬼谷子门下,离开师门后游历诸国。经多次措折后,终以“连衡”游说秦王取得成功。曾两度担任秦国宰相累计11年,两度担任魏国宰相累计5年,最后死于魏国相位上。张仪的功绩在于以“连横”成功游说六国事秦,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六国,为秦国的强大及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苏秦、张仪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二人写了列传。
“列传”是司马迁首创的一种文体,专门用以记录除皇帝以外的著名将相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苏秦、张仪能入《史记》列传,足以见司马迁对二人的高度重视及评价。纵观苏秦、张仪的人生经历,纵横家们主要有以下的共同特点。(一)纵横家们大都来自社会中下层,由于饱尝人间冷暖,他们渴望改变身份和地位,进入高层社会,享受权力富贵,受到万人景仰。
在春秋、战国时期崛起的士阶层中,纵横家是一支突起的异军。他们大都出身寒门,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中下层,深刻体验了世态炎凉,特别热衷于对权力的追求。他们志向高远,满腹经纶,胸怀天下。春秋战国时候的社会风气普遍重才,因为各诸侯国为了变法图强,争雄称霸,求贤若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这些贫寒子弟们纷纷外出游说列国,把寻求并获得明主赏识重用作为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