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无疫苗可使用或使用苗免疫尚未产生免疫力的受威胁猪群,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进行紧急性预防保健投药,养猪场对紧急性预防保健药物的选择,应针对当时、当地疫病流行的类型,并结合当地实际的药物使用效果或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的紧急性预防保健药物。如发现养猪场发生生猪链球菌病流行时,可在全群的生猪饲料中按200~400g/t加入磺胺-5-甲氧嘧啶,并配合等量的碳酸氢钠粉,连续应用2~3周进行紧急性预防保健用药,可有效地防范生猪链球菌病在养猪场的流行。
1 季节性保健用药方案在生猪养殖的一年四季中,随着温度、湿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养猪场生猪的一些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随着外界温度升高,空气湿度增大,饲料极易发霉变质,如猪的机体抵抗力减弱,猪群的疫病发生的几率就会增高,则极易引起猪瘟、猪链球菌病、猪乙型脑炎、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母猪无乳综合征等病的发生。
而在气候骤变的天气以及冬春寒冷季节,则极易引起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气喘病、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猪衣原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病的发生。因此,在夏季和冬春寒冷季节到来之前,养猪场对生猪疫病的防控重点应在运用疫苗预防的基础上,全群可采用脉冲式联合保健用药的方式,防控生猪疾病的发生。其中常用的保健药物有支原净、氟甲砜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林可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等,各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灵活合理使用保健药物。
要实现治疗兽医向保健兽医的转变,预防是主动的,治疗是被动的,一旦猪感染疾病既花费大量的治疗费用,增加饲养成本,又造成猪只生长停滞,影响生产性能,所以要想养好猪,预防保健是关键。猪场管理水平越高,其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就越重视保健预防,兽医临床治疗就越被忽视。目前在我国,现代集约化猪场普遍提倡采用重点阶段给药及脉冲式给药。
后备猪后备猪引入第一周及配种前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维生素C、多维、电解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强力霉素、利高霉素、支原净、泰舒平(泰乐菌素)、土霉素等。妊娠母猪妊娠母猪前期第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泰灭净、利高霉素、新强霉素、泰舒平(泰乐菌素)等,同时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妊娠全期饲料中添加防治霉菌毒素药物(霉可脱),产前驱虫:帝诺玢拌料一周,产前肌注一次得力米先(长效土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