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绝不像江湖郎中卖狗皮膏药那样只会简单吹嘘,都是肚里有货,心中有谋,嘴上来得,行动坚决的人。纵横家们都是博学家,为使游说成功,他们先要对各诸侯国的历史、地理、人口、文化、物产以及天下大势进行精心研究。纵横家们都是心理学家,在游说之前,他们都能对游说对象的思想、志向、性情、兴趣、爱好、性格、欲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纵横家们都胆识过人,他们与之打交道的人多是各诸侯国国君,伴君如伴虎,面对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各种处境,需要有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纵横家们视谋略为生命,他们为谋略而生,为谋略而死,人生的过程就是使自已运筹的谋略不断得以实现,以彰显自己来到世上的价值。他们都有显赫的官位,或将或相,但这只是施展谋略的平台。
他们都是雄辩家,但辩才只是他们运筹谋略的有效工具。实现谋略以改变个人或所效忠国家的运势,才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的。纵横学派有一套关于谋略的理论体系,纵横家们都能精钻细研,熟练驾驭。他们的祖师爷鬼谷子在《鬼谷子·谋篇》中,就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纵横谋略理论。其理论强调,凡是运筹计谋均要遵循一定的法度及原则,首先要弄清事情的原由,探究掌握实情。
然后从实情出发,分别制定上、中、下三种策略,接着比较三种策略,最后确定选择一种计策来实施。只有如此运筹谋略,方能才所向无敌,立于不败之地。纵横家们大都是权势炙手可热的红人,他们的存在与否,意味着国家的兴衰,他们的一举一动,意味着天下局势的改写。他们为哪个国家效力,哪个国家就兴盛,他们离开哪个国家而去,哪个国家就会开始衰微。
所以,《战国策》说他们“所在国重,所去国倾”。孟子的弟子景春也说他们是大丈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五)纵横家们大都难有善终,他们的死给纵横学派凭空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凭着自己的辩才和谋略,纵横家们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能有官居显位大红大紫的时候,成为万众瞩目的政治明星。然而,有一个现象却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那就是纵横家们十有八九都难以善终,有的甚致死得惨烈。
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活到寿限正常死亡的少而又少。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知名纵横家的人生末路:商鞅之死:五马分尸。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因为执法非常严厉,引起秦国贵族的怨恨。秦孝公死后,秦惠王继位。公子虔之徒为报夙怨,诬告商鞅有谋反的企图,派官吏前往逮捕商鞅。商鞅打算逃到魏国,无奈魏国公子昂因曾中商鞅的计谋而丧师,拒不接纳商鞅。